青春力量注入凉山腹地 ——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明岚实践团助力普格产业振兴

发布时间:2025-08-16 18:55   来源:大学生云报   阅读 437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7月7日至14日,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明岚实践团奔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五道箐镇,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怀揣着助力乡村振兴的热忱,学子们以青春之力,为当地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图 李林蔚 设计 蔡方盈

明岚实践团首站抵达五道箐镇人民政府,与五道箐镇人民政府举行座谈会。会上,徐镇长详细介绍了当地特色产业布局、乡村建设规划及发展瓶颈,实践团成员结合专业知识,围绕产业升级、人才引流等方面建言献策。这场思想的碰撞,让学子们对五道箐镇的发展需求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也为实践活动找准了方向。

实践团与五道箐镇政府会谈现场。图 张卓航

实践团成员深入农户家中走访调研。叩开一扇扇家门,学子们与村民促膝长谈,询问家庭收入、产业参与情况及实际困难。从乌骨鸡养殖的日常管理到农产品的销售难题,成员们认真记录,用心倾听。村民们朴实的话语,让团队更真切地感受到产业振兴对改善生活的重要性。

实践团成员走访农户。图 张卓航

实践团在采洛洛博村开展产业振兴知识讲座,结合当地乌骨鸡等特色产业,围绕电商直播技巧、品牌故事打造等内容进行讲解。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案例,让在场的村民和养殖户们听得津津有味,不少人拿出手机记录要点,现场互动频繁,气氛热烈。这场讲座,为当地产业推广打开了新思路。

实践团开展乡村振兴主题讲座。图 张卓航

7月11日,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明岚实践团奔赴普格县螺髻山乌骨鸡科研选育基地开展调研活动,与“苏幺鸡”品牌打造者、养殖农户进行深度交流。详细了解产业营收状况,并就直播带货及宣传片拍摄合作事宜展开探讨,旨在通过消费帮扶与产品推广,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基地负责人为实践团介绍当地乌骨鸡产业情况。图 李林蔚

螺髻山乌骨鸡作为大凉山彝族人民选育的珍贵地方品种,经眉山苏氏后裔苏懿推广,构建起集种鸡选育、加工、配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其“消费帮扶”模式入选四川典型案例,还获央视关注。实践团实地参观占地102亩的基地,了解总投资3300万元、计划建成1万套规模的“螺髻山乌鸡”种鸡核心育种场;调研“1元乌鸡”模式。

基于调研,实践团发挥创意,计划为乌骨鸡产业设计宣传方案。成员们研讨特色农产品文案,结合乌骨鸡“四乌”(乌皮、乌肉、乌骨、乌内脏)特色、营养优势,以及“高原生态养殖+东坡文化赋能”的品牌亮点,规划直播流程。

实践团为当地农产品宣传搭建直播间。图 王振陆

团队走访基地林下养殖场,跟拍鸡苗养殖、产品加工场景,为制作产业宣传片积累素材。从乌骨鸡生态养殖环境,到冷鲜鸡、鸡蛋、乌鸡罐头等多元产品,力求通过镜头,生动展现产业全链条,让消费者直观感受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助力拓宽销售渠道。

团队走访基地林下养殖场。图 李林蔚

“产业兴则乡村兴”,实践团成员表示,除推广行动外,团队还关注到产业与乡村发展的融合。调研中,团队了解到乌骨鸡产业带动就业、增收的成效,也发现品牌推广、市场拓展的潜力空间。

实践团将通过直播带货、宣传片投放等方式,助力乌骨鸡走出凉山、走向更广阔市场;并为产业标准化养殖、品牌化运营提供青年视角的建议,让青春力量融入乡村振兴,让螺髻山乌骨鸡产业成为普格县致富增收、文化传承的亮丽名片,携手绘就产业兴旺、村民富足的美好画卷。

图 张卓航

通讯员:宋禹欣、王振陆

编辑:王振陆、王镱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