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6日讯(通讯员 孟庆泽)盛夏七月,骄阳似火,河南工学院“烛火引路行”爱心支教团开启了2025“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他们怀揣热忱与责任,奔赴新乡市振兴社区、队员的各自家乡以及与新疆和田地区加依村共建的云课堂上,展开了一系列支教活动。通过实地参与、互动交流与知识传递,各团队成员在实践中深化了对社会的认知,也为不同群体带去了力所能及的帮助。
走进社区暖童心,陪伴守护共成长
团队的第一站来到了新乡市振兴社区,在社区的活动中心里,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安全”科普课堂正在热闹进行,实践团得到成员们化身“老师”,用生动有趣的方式为社区五十余名小朋友打开知识的大门。他们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多种知识科普PPT、小故事和互动环节,让孩子们真正能在“玩”中学到知识。首先支教团的成员展开了“祖国旗帜在我心”的宣讲课,为小朋友们讲解祖国旗帜的相关知识,邀请小朋友上台来体验升旗装置,感受升旗的原理与过程;随后在科技课堂上,成员们详细介绍了VR眼镜的原理和功能,小朋友们都惊讶于科技的神奇;宣讲结束后,支教团的各成员为小朋友发放了自制的环保与安全相关的宣传页,并为他们讲解了环保知识与安全知识;最后的互动环节,成员们与小朋友一起进行了简单的折纸,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也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
图为团队成员李硕锐潼在为孩子们讲解旗帜知识。王浩然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赵博霖在教孩子们折纸。王浩然 供图
奔赴家乡践初心,乡土之间传温情
除了团队集中开展的社区活动,团队的十名成员还返回各自家乡,结合当地实际需求开展特色实践。他们深入当地的社区、书店、幼儿科技馆等地,为孩子们宣讲红色文化,科普科学知识,讲解乡村振兴、用电安全、防溺水安全和环境保护相关的知识。这些分散在各地的“微光课堂”,如点点星火,照亮了教育的角落,支教团的成员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特长,为当地孩子们带来了知识与欢乐,他们倾自身的力量,响应时代的号召。诠释青春的意义。
图为团队成员李政阳在书店为孩子们普及安全知识。李政阳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孟庆泽在为孩子们讲解焦裕禄精神。孟庆泽 供图
云端支教架桥梁,隔屏传递爱与光
支教团成员结束在各自家乡的实践后,积极联系西部地区,与新疆和田地区加依村共建线上云课堂,为当地的孩子们和学生们展开了为期一周的线上支教活动。在持续一周的云课堂上,支教团的成员们各司其职,分别带来了安全教育、红色教育、普通话推广、手工制作、科技创新、大学生活介绍、资助政策宣讲、英雄人物介绍共八个方面的课程。跨越千里的网线,连接起内地与边疆教育的温情,在本次支教活动中,团队成员用专业与热情,为西部地区的孩子们传递知识与呵护,也让他们对西部地区的教育事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未来他们将贡献自己的力量助力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
从社区课堂上的生动互动,到家乡实践的深入探索,再到云端课堂的温情传递,此次三下乡活动,“烛火引路行”爱心支教团的成员用脚步丈量乡村大地,用知识服务基层群众,用热情诠释青年担当,让青春力量在基层一线绽放光彩。青春的足迹遍布城乡,实践的故事仍在继续,本次旅程虽已结束,但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点点烛火虽微,汇聚起来便能照亮前行的路”,这支年轻的队伍将带着收获与成长,继续在支教的道路上发光发热。(通讯员:孟庆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孟庆泽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