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科学之光 共筑七彩之梦
——中国民航大学飞行学员赴赵家街道朝阳社区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电,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带着对能源发展与国家科技力量的深刻理解,中国民航大学的飞行学员们近日走进赵家街道朝阳社区,精心策划并成功开展了“两弹一星”精神宣讲与“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此次活动将家国情怀的熏陶与趣味实践的体验巧妙融合,为社区儿童献上了一份丰盛的暑期礼物。
活动伊始,身着制服的宣讲团成员们以“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开启了当天的序幕。他们聚焦“中国的核历史”“核电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国家能源战略”等核心内容,用孩子们易于理解的语言,将那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辉煌岁月娓娓道来。宣讲并非单向的知识灌输,而是创新采用了互动提问法。宣讲团成员们不断抛出问题,如“什么是核能?”“为什么发展核电至关重要?”引导孩子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有效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宏大的国家科技成就与能源安全议题变得亲切可感,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播撒下热爱科学、立志报国的种子,深化了他们对“两弹一星”精神内涵的理解。
▲图文航志团实践队在进行“两弹一星精神”宣讲
紧随其后展开的“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新颖的形式成为全场的焦点。本次活动最具特色的创新点在于精心设计的“打卡集章”激励机制。志愿者们设置了涵盖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的十项趣味活动站点:包括倡导环保理念的“垃圾分类”、挑战瞬间反应的“抓杆”、考验肺活量与专注力的“吹球过河”、培养耐心与精细动作的“剪纸”、提升身体协调性的“踢毽子”、启迪智慧的“象棋”、激发创造力的“小吸管搭世界”、陶冶艺术情操的“小提琴”、考验技巧的“套圈”,以及极具民航特色的“模拟飞行”体验。孩子们手持“七彩假期护照”,热情洋溢地穿梭于各个站点,每成功参与并完成一项活动,即可获得一枚专属印章;表现优异者更能赢得“双章”奖励。这一创新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参与热情,活动现场秩序井然又充满欢声笑语,孩子们目标明确地努力“集章”,全身心投入其中。
▲图文航志团实践队队员在与朝阳社区儿童共同完成剪纸
每一项活动都承载着独特的教育意义。“抓杆”游戏中,孩子们全神贯注,神经紧绷,在杆子落下的瞬间迅速出手,有效锻炼了反应速度和手眼协调能力;“剪纸”区域,小艺术家们屏息凝神,巧手翻飞,一张张彩纸化作栩栩如生的图案,提升了动手能力和艺术审美;“小吸管搭世界”则充分释放了想象力与结构创造力。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模拟飞行”体验区,志愿者们利用专业飞行模拟摇杆和软件,为孩子们搭建起逼真的“驾驶舱”。在志愿者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手握操纵杆,观察仪表盘,亲身体验基础的飞行操控,感受翱翔蓝天的魅力。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空间感知能力和手眼协调性,更在幼小的心灵中点燃了探索航空、向往蓝天的梦想火花。
▲图文航志团实践队队员指导社区儿童体验模拟飞行
活动的压轴环节将“打卡集章”的成果推向高潮——套圈兑奖。孩子们根据辛苦积累的印章数量,兑换相应次数的套圈机会。琳琅满目的小零食作为目标,点燃了他们最后的热情与期待。每一次精准的投掷、每一次成功的套取,都伴随着热烈的欢呼与掌声,现场气氛达到顶点。这种以努力换取喜悦的形式,让孩子们深刻体验到付出与收获的快乐,为整个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图文社区儿童进行套圈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组织周密,内容丰富,形式创新,成效显著,反响热烈。创新的“打卡集章”机制成为驱动活动高效运行、激发参与者持续热情的核心引擎,确保了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和目标达成。孩子们全程沉浸其中,热情高涨,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收获了友谊与自信。活动结束时,孩子们意犹未尽,纷纷表示“太好玩了”、“下次还要参加”。社区工作人员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和积极的反馈,他们充分肯定了飞行学员展现出的专业素养、组织能力和奉献精神,特别赞赏“两弹一星”宣讲的深度与感染力,以及“七彩假期”活动设计的系统性、趣味性和创新性,尤其是打卡集章和模拟飞行环节令人印象深刻。社区方认为活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社区儿童的暑期生活,更在寓教于乐中传递了正能量,是一次极具价值的社会实践典范。
▲图文航志团实践队在朝阳社区进行授牌仪式
中国民航大学飞行分校飞行学员此次深入朝阳社区的实践活动,以“两弹一星”精神筑牢思想之基,以“七彩假期”创新实践绘就童趣之梦,生动诠释了飞行学员将专业知识、爱国情怀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使命担当。活动不仅为社区儿童打造了一个难忘且富有意义的“七彩假期”,也为飞行学员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锻炼与能力提升的平台,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民航青年学子服务社会、奉献青春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校地协同育人谱写了新的篇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范英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