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广师大桑榆非晚实践队探访连南称架村产业转型与民生关怀

发布时间:2025-08-15 16:4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符耀匀   阅读 5.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5日讯(通讯员 符耀匀、李诗琪)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桑榆非晚”大学生社会实践队走进连南瑶族自治县称架村,开启了产业与民生双线调研的乡村实践之旅。通过走访茶叶加工厂与深入农户,实践队亲历了特色产业的转型坚守与基层服务的温情实践,切实感受这座粤北山村的振兴脉搏。

探秘茶香,解码绿色产业链

上午,实践队走进称架村裕丰涟茶叶加工厂,与谭永峰厂长进行深入交流,了解茶叶加工厂的基本情况与发展现状。“原本我是做大米生意的”,谭厂长向我们讲述转型故事:“但连南‘九山半水半田’的地貌,加上野生连南大叶种古茶树,让我看到茶叶的商机。”因此他于2020年建厂,初期虽逢疫情,但团队凭借​​全国茶博会精准推广打开市场,更以​​“粤茶杯红茶银奖“​​打响品牌。

(图为团队成员在加工厂茶室采访谭厂长)

当问及核心竞争力,谭厂长表示,他选择避开与英德红茶的同质竞争,专注开发​​黄茶与连南独有的创新品类老瑶茶​​。同时,他揭秘核心工艺,茶叶经24小时萎凋揉捻后,需以​​特制木炭烘焙​​,这种独家炭焙技术让茶汤自带木香,口感醇厚不涩,市场上独一份!

面对发展痛点,谭厂长坦言:“每年水淹设备、野生茶规范种植难、5年才能见效的种植周期都是挑战。”但00后团队多向破局:茶渣制成“​​幸福茶包​​”销往酒店;与茶科所合作提升技术等等。尽管高山野生茶成本高达18元/斤茶青(是市场售价的1.5倍),但百年古树、零农残的特色,让这份“慢产业”走向初升。

(图为谭厂长向团队成员详细地介绍制茶设备)

情暖桑榆,体察特殊关怀

午后,实践队在社工带领下入户走访了村内特殊群体家庭。多位残障村民表示,​​政府提供的关怀细致务实​​。在称架村党群中心建设的社区康园中心,​​设有电动起立床、平衡训练器等十余台专业器材​​日常开放使用,为肢体康复提供支持;同时购置了大型电视机、点歌台等电子产品,为精神康复提供出口。

受访人潘伯伯表示,社工站的工作人员也会定期上门访问,并协助测量血压等基础健康检测,同时给予他们较充足的心理陪伴,经常和他们聊家长理短并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已经很满意了,他们已经给我们提供很大的帮助了。”伯伯望着身边的社工小眉答道。

(图为社工带领团队成员入户走访)

同时,他们对于乡村的医疗救护、交通出行以及生活环境等方面也感到满意。走访中发现,村内主要道路均已实施硬化平整改造​​,轮椅通行无阻。生活垃圾每天都会有人按时收集处理,污水治理也在近几年也挖掘了专门的排泄通道。这些​​可感知、可持续的日常保障,让特殊群体生活更显安稳。受访人潘女士说道:“孩子上学都是由校车定点接送,不需要操心。”尽管生活依旧有难处,但都在慢慢变好。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康园中心现场)

特色产业守护绿水青山,民生关怀托举安居乐业。广师大“桑榆非晚”实践队扎根基层,既挖掘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更体察特殊群体的心声。称架村的一天,让实践队明白,当发展有温度,乡村振兴便可持续。未来,队伍将持续关注乡村发展,为乡村振兴事业做出进一步的贡献。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符耀匀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6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