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约南牙・数商兴农” | 渤海大学“几何实践团队”2025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成果总结

发布时间:2025-08-15 14:29   来源:大学生云报   阅读 2.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2025 年 7 月上旬至中旬,渤海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几何映画工作室组建的 “几何青锋” 实践团队,赴旅顺铁山街道南牙乡户咀村开展为期 12 天的 “乡约南牙・数商兴农” 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团队以 “民生调研 + 电商赋能” 为核心,聚焦当地发展需求,累计完成 4 大类实践成果,为户咀村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团队集体照片

一、民生调研成果:摸清需求底数,形成 “问题清单”

此次“乡约南牙・数商兴农”实践活动,是渤海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依托几何映画工作室的新媒体技术优势,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实践育人”理念的具体实践。团队紧扣“乡村民生调研”与“电商赋能推广”两大核心方向,带着“倾听村民心声、挖掘产业潜力、搭建产销桥梁”的目标,力求将高校的技术资源与创意能力,转化为助力户咀村发展的实际力量。团队通过 “入户访谈 + 问卷调研” 形式,走访覆盖老年种植户、青年返乡创业者等不同群体的村民家庭,深入了解当地民生与产业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形成《牙户咀村民生诉求报告》,系统梳理出农产品销售、电商技术掌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核心诉求,为后续精准帮扶明确方向;同时针对重点种植户建立 “一户一策” 调研档案,详细记录其种植规模、核心作物、经营困难等信息,形成动态跟踪台账,为个性化帮扶提供依据。

特色宣传海报照片及名声诉求报告

二、产业摸底成果:厘清产业家底,制定 “资源清单”

团队走遍户咀村樱桃大棚与田间果园,对当地果蔬产业进行全面摸底排查。以“脚步丈量民情,双眼洞察产业”为行动准则,让调研既有温度,又有深度。

在走访村民家中时,实践队员们褪去学生身份的拘谨,搬起小板凳与村民围坐庭院,用接地气的家常话打开话题——从“家里主要靠什么收入”等民生小事,到“种的果子能卖多少钱”“会不会用手机卖东西”等产业关切,队员们一一记录在调研本上,更记在心里。“俺家李子甜,但每年也吃不完,放几天就坏了”“想学着拍视频卖货,可不知道从哪儿下手”……村民们朴实的诉求,成为团队后续制定电商帮扶方案的“指南针”。

南牙村委刘书记带我们走进“南牙樱香”樱桃产业大棚内,樱桃是大连地区的特色水果,以果实大,多汁香甜闻名。书记一边带领队员查看樱桃架,一边介绍:“这大棚樱桃比露天的早成熟20多天,能抢占市场先机,但往年主要菜市销售,价格不高,利润薄。”队员们一边认真记录樱桃的品种、产量、成熟周期,一边用相机、无人机拍摄大棚实景与樱桃特写,为后续制作宣传素材积累画面;同时结合所学的电商知识,与刘书记探讨“直播采摘+产地直发”的销售模式,现场演示如何用手机拍摄樱桃生长过程的短视频,让当地村民感叹“这技术真能帮上忙”。

结合实地考察情况,编制《户咀村果蔬产业清单》,明确村内樱桃大棚种植、露天果蔬培育等核心产业的规模与品类,标注各类作物的成熟周期、产销特点等关键信息,清晰呈现当地产业“家底”;同时总结形成产业问题分析材料,梳理出樱桃议价、果蔬宣传、储存技术等方面的突出痛点,为后续电商赋能工作找准靶向,确保帮扶措施更贴合产业实际需求。

当地农户、樱桃园及果蔬产品调研清单

三、电商赋能成果:落地技术帮扶,打造 “服务样板”

依托几何映画工作室的新媒体技术优势,团队为当地提供“即学即用”的电商服务,推动帮扶措施落地见效。在宣传素材方面,拍摄多组果蔬“乡村好物”宣传照片,剪辑包含作物生长、种植户访谈等内容的短视频,形成可直接用于线上推广的素材库;在账号孵化上,协助种植户注册电商平台账号,手把手教学线上运营基础操作,帮助部分种植户实现线上接单零突破;针对樱桃这一核心产业,还制定“直播采摘+产地直发”专项方案,明确直播流程与技术要点,并现场开展实操培训,切实解决种植户“不会拍、不会卖”的核心难题。

几何映画工作室协助搭建直播场景、铁山南牙实践广场合照

四、长效联结成果:建立帮扶机制,延续 “实践价值”

为避免实践活动“一阵风”,团队着力构建长效帮扶体系,确保实践价值持续发挥。一方面整合12天实践调研数据,形成《户咀村民生与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提出打造区域果蔬品牌、开展季节性电商培训、对接高校资源建立技术指导站等具体建议,并提交至当地村委会与学校相关部门,为后续发展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依托工作室平台建立“校村共建”线上联络机制,持续为当地提供宣传素材更新、电商问题解答等服务,同时计划在果蔬成熟季开展线上助农直播,进一步助力农产品销量提升,推动校村合作长期化、常态化。

学生采摘果蔬、12日单日实践报告(节选)图片

此次实践以“成果落地”为导向,既切实解决了户咀村当下“卖货难、不会卖”的实际问题,又为乡村振兴探索了可复制的“青春方案”。未来,渤海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将继续以“几何青锋”实践团队为纽带,深化“技术+创意+服务”模式,让高校实践成果真正扎根乡村、服务乡村。(撰文|王德恺,图片|王德恺 李伽宸)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8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