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索遥感和GIS赋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2025 年 7 月 20 日至 7 月 30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赴陕西杨凌新集村特色产业发展实践团前往新集村,开展了为期 10 天的葡萄产业智慧化发展主题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图 1 队员向村民了解葡萄种植现状
深入田间地头,摸清产业实情
实践团秉持“扎根乡村、贴近农户”的理念,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访谈、实地参观等多种形式,全面调研新集村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团队成员走进葡萄园,参与疏果、采摘等农事劳动,详细记录葡萄种植技术、管理模式、销售渠道及灾害应对等环节的现实挑战。同时,针对不同年龄段、种植规模的农户设计差异化问卷,精准收集产业发展痛点与农户真实需求,为后续技术应用与服务提供第一手资料。
图 2 队员采访葡萄采摘园园主
对话村委骨干,解析发展瓶颈
实践团专访新集村村委会工作人员,围绕葡萄产业地位、种植规模、组织形式等关键问题展开深入交流。据了解,葡萄产业作为新集村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种植户数量与种植面积已形成一定规模,但在产业链延伸、品牌建设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访谈中,村委提到当前面临冷库设施不足、深加工基础薄弱、市场渠道单一等难题,尤其在智慧农业技术应用上存在“想尝试却怕复杂”的顾虑。团队结合专业知识,就土地资源盘活、农旅融合发展等方向与村委交换意见,为产业布局优化提供初步思路。
图 3 队员采访村委会工作人员
技术赋能实践,共绘振兴蓝图
依托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优势,实践团将技术应用与产业需求深度结合,利用开源卫星遥感影像绘制新集村葡萄种植分布电子地图,直观呈现产业空间格局。并且结合农户经验在图中标注洪涝、干旱易发区域,制作防灾参考图件供田间使用。
图 4 团队绘制新集村种植作物分布图
结语
盛夏的葡萄园里,一串串饱满的果实承载着乡村振兴的希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子以遥感与 GIS 技术为笔,以田间实践为墨,在新集村的土地上书写着科技助农的青春篇章。未来,团队将持续跟进产业发展,让智慧农业的种子在乡村沃土中生根发芽,为推动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农户增收致富注入高校力量。
图 5 团队合影
供稿:张欧冉/文 峗煜/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