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科技学院青绘乡途实践队于2025年7月深入潮州古城,以“依托古城文旅资源,让‘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带动特色产业升级”为目标,通过实地走访、游客访谈、问卷调研等方式,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的融合路径,为潮州文旅高质量发展贡献青年智慧。
实地调研与文化观察
为掌握游客需求、明晰文旅市场现状,青绘乡途队聚焦牌坊街、广济桥等核心区域开展调研。7月的潮州,老字号甜香与骑楼烟火交融,潮绣、手拉壶等非遗静静陈列;开元寺内,唐风建筑映着年轻人身影;韩文公祠橡木下,韩愈治潮故事深入人心;泰佛殿金顶耀眼,青龙古庙香火缭绕,木雕嵌瓷诉说鲜活民俗,让历史与当下在街巷庙宇间温柔相拥。
▲图为广济桥的实地调研
团队成员深入韩文公祠、儒学宫等景点及文保单位,全景式考察古城历史脉络与文化遗产,触摸到潮州文化“活”的脉搏。泰佛殿中外交融、青龙古庙民俗烟火,皆昭示历史不只是陈列文物。从古城里的人间烟火,到非遗手艺代代相守,再到文化吸引四方来客,清晰展现“百千万工程”推动下,历史厚重与市井鲜活共生、传统在传承中焕新生的蓬勃力量。
▲图为队员调研韩文公祠
游客访谈与调研反馈
在韩文公祠,调研人员随机采访一位外国游客,其对潮州文化的热爱及对当地历史的了解令人印象深刻,期待更多外国游客走进潮州,让潮州文化走向世界。
▲图为队员采访外国游客
同时,队员在古城街巷组织游客填写关于古城高质量发展的调查问卷,得到积极响应。数据显示,多数游客对英歌舞等非遗的认知仅停留在“一种表演”,缺乏深入了解;并认为非遗传承中年轻一代参与度偏低、传播渠道有限,建议通过制作吸引年轻人的创意宣传片或短视频扩大影响力。
▲图为队员组织游客填写问卷
特色旅游线路设计
基于调研成果,实践队设计形成两条特色旅游线路:
1.“潮起古城领略千年风情”特种兵线路
该线路精准对接当下游客需求——面对紧凑工作节奏、有限假期及预算约束,却渴望深度感受地域文化内核。两天行程紧凑,串联广济桥、镇海楼等景点,让游客在密集游览中感受古城千年历史与活色生香的烟火气,留下难忘回忆。
2.“潮州非遗深度体验之旅”线路
以“传承中华古典文化,领略东方神韵”为核心,文化底蕴深厚。线路串联许驸马府、开元寺等历史建筑,让人触摸宋代建筑遗韵、感受唐宋古寺风情;同时设置丰富非遗体验,可参与手拉壶制作,在指尖感受手作温度,也能观赏潮剧婉转唱腔、体验英歌舞刚劲舞步与震天锣鼓的热血氛围。行程中,潮州西湖畔闲坐品茶、广济桥边看碧水东流等场景,让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相映衬,让景点游览与非遗体验相融合,全方位展现古城魅力,助力游客深入了解潮州非遗独特韵味。
▲图为线路设计的部分展示
3.线路设计助力旅游体验
团队所设计的两条潮州古城旅游路线及配套宣传手册受到广泛关注。不少游客在了解路线详情后,主动翻阅手册并认真记录关键信息,部分游客还用手机拍摄路线图,明确表示将以此作为游览潮州古城的重要参考,希望能更高效、全面地感受古城的历史文化魅力。团队还依据所设计的旅游线路,为游客介绍线路中的旅游景点,带领他们领略潮州美景的魅力。
▲图为队员为游客介绍旅游路线宣传手册
▲图为队员为游客介绍潮州著名景点镇海楼
也有许多本地居民被众多游客吸引前来翻阅团队绘制的宣传手册及旅游线路图。他们对线路设计给予肯定,认为其充分彰显了在地价值,对老街区生活气息的呈现、自然景观的串联以及非遗技艺的挖掘等方面均精准到位。同时,本地居民结合自身生活经验,为线路优化提出了具体建议,例如哪些地点在特定时段更能展现独特景致等。这些建议为进一步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提供了切实依据。
实践总结与展望
此次调研,是文旅探索与古城底蕴的双向赋能。实践队以线路设计为文化传播架桥,也在历史肌理中收获认知与启发。这场文旅融合实践,正勾勒传统焕新、共绘发展的鲜活图景。(撰稿:林沐媛 许泽航 叶永祺 张博豪 )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腾勋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