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和构建高标准市场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引导商科学子运用专业知识服务实体经济,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亭有商会·青链山河团”实践团队深入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桑村镇,以“商会信用体系建设助力民营经济”为核心议题,开展了一场深入政、企、会三方的创新性调研实践活动。
聚焦商会,构筑信用纽带,激活发展动能。实践团首站来到桑村镇商会,探究其作为政企桥梁在信用体系中的核心作用。在与商会负责人的交流中,商会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建立会员企业信用档案、实施信用评级等创新举措,有效引导企业诚信经营、提升信用等级。团队成员运用组织行为学、非营利组织管理理论,剖析其作为“信用中介”的运作机理。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成员重点调研了会员企业信用档案的构建逻辑、数据维度及财务风险评估应用;市场营销、国际商务专业成员则聚焦信用评级标准的设计、市场传导效应及品牌价值提升。与商会负责人的研讨,实质上是一场关于“信用资本”如何转化为“商业资本”的商科案例分析,系统梳理了商会信用体系的运作模式与实践效能。
政企对话,政策精准赋能,优化营商环境。随后,团队走访了桑村镇政府相关部门。政府工作人员系统阐释了当地为支持民营经济与商会信用建设推出的“政策包”,从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到行政审批流程,政府以实际行动为民营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交流中,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政策精准赋能对激发民营经济活力的关键作用,同时,政府也鼓励商学院学生发挥专业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企业探访,以信筑基,创新前行。实践团实地走访了山东钢锢诚焊材股份公司、枣庄市一诺工贸有限公司等代表性企业。在钢锢诚,“诚焊未来 信芯智造”的企业文化深入人心,其首创的“诚信积分超市”、“共享工具栏”等场景化应用,将诚信理念深植于日常管理和员工行为,营造了浓厚的守信氛围。
在一诺工贸有限公司,现代化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生产操作。负责人强调“信用是市场竞争的通行证”。通过积极参与商会组织的信用体系建设活动,公司不仅提升了自身的信用等级,还获得了更多的商业合作机会和融资支持。如今,公司的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发展势头强劲。团队成员与企业员工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在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和遇到的困难,结合专业所学,运用波特五力模型、价值链分析等工具就企业信用建设中的难点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经过深入调研,团队形成了一份综合性的调研报告。该报告整合了多方面的调研成果,详细分析了桑村镇商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提出了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措施,并详细记录了企业在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的成功案例、遇到的挑战及解决方案,为商会、政府及企业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次桑村镇实践活动,让学生团队走出书斋、投身社会,在商会信用体系调研中收获成长、体悟责任。未来,团队将深耕该领域学术研究,产出更多实用成果为政策制定添力;定期赴桑村镇开展信用培训,助力企业提升信用管理水平;积极搭建交流桥梁,为企业引资源、促合作。同时,团队将推广桑村经验,为全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青理学子的商科力量,在社会服务中绽放青春光彩。(通讯员:于淼,蒋炎)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于淼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