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职业技术大学青年实践团踏访八闽大地,探寻生态治理密码与环保实践之路

发布时间:2025-08-15 18:0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黄欣怡   阅读 3.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近日,泉州职业技术大学“追寻领袖足迹,践行绿色使命”实践团深入福建多地,围绕“水生态治理”“海洋环境保护”“绿色环保科普”三大主题展开系列研学实践活动。从莆田木兰溪的千年治水智慧,到厦门筼筜湖的重生蜕变;从晋江海滩的净滩行动,到泉州湾的湿地观鸟,实践团以脚步丈量大地,用观察记录生态变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

莆田:溯源千年治水,解码“生命之河”治理密码

实践团首站来到莆田市城厢区,探访被誉为“福建都江堰”的木兰陂。这座始建于北宋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至今仍在发挥防洪、灌溉、航运等综合效益,其“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的治水理念,让团员们直观感受到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木兰陂采访当地村民,了解钱四娘与木兰陂的故事

▲图为实践团成员实地观摩木兰陂水利工程

在木兰溪治理展示馆,通过图文史料、动态模型与影像资料,团员们系统了解了木兰溪从“水患河”到“幸福河”的转型历程。从曾经“十年九涝”的困境,到如今“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新貌,木兰溪的治理实践被联合国评为“生态治水实践范例”,其“系统治理、久久为功”的经验让团员们深受触动。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木兰溪治理展示馆聆听讲解员介绍木兰溪治理过往

随后,实践团走进荔城区蒲坂村,实地观察村庄在木兰溪治理中的受益成果:沿溪步道整洁通畅,两岸农田丰产增收,村民临水而居、安居乐业。“治水不仅是工程,更是民生。”团员们在走访中感慨,“木兰溪的蜕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写照。”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蒲坂村郑仁明老书记,了解蒲坂村木兰溪的洪水治理

厦门:见证“城市之肾”重生,感悟治理攻坚成果

离开莆田,实践团前往厦门,聚焦治理后的生态成果研学。在翔安区下潭尾红树林湿地公园,成片的红树林如同绿色地毯铺展在滩涂之上,招潮蟹、弹涂鱼在泥滩上跳跃,白鹭不时掠过水面——这片中国首个以红树林为主题的湿地公园,曾是一片滩涂盐碱地,如今已成为“海洋生物乐园”和“城市生态屏障”,其“退塘还湿、种植红树”的修复模式,让团员们看到了人工干预与自然恢复的协同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在下潭尾红树林湿地公园凤凰馆参观走访,了解红树林的种植过程

在思明区筼筜湖,团员们对比了老照片中“污水横流、鱼虾绝迹”的旧貌与如今“碧波荡漾、鸥鸟翔集”的新景。作为厦门的“城市会客厅”,筼筜湖的治理历经截污纳管、清淤疏浚、生态补水等多阶段攻坚,从“臭水湖”到“生态湖”的转变,让团员们深刻理解了“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艰巨与必要。

晋江与泉州:守护蓝色海岸,践行环保行动

实践团的脚步延伸至泉州湾及晋江沿海,将目光投向海洋生态保护。在晋江市金井镇,团员们分组在金沙滩与月亮湾开展“净滩行动”,手持工具清理海滩上的塑料垃圾、泡沫碎片等废弃物,短短两小时便收集数十公斤海洋垃圾。“每一片塑料都可能成为海洋生物的‘杀手’,”参与净滩的团员说,“亲手清理才更懂‘守护’二字的重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当地环卫工人在金井镇金沙滩开展净滩行动,清理沿岸垃圾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游客线下发放《守护蓝色海阳线》公众调查问卷

在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自然保护区,团员们通过实地考察与专家讲解,了解到这片距今约8000年的海底古森林遗迹,是研究古气候、古海洋环境的“活化石”,而海洋垃圾与海岸侵蚀正威胁着这一珍贵遗产。“保护海洋,就是保护地球的历史记忆。”团员们在记录中写道。

▲图为实践团成员感受深沪湾海洋科普馆内的互动沙盘,直观展示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深沪湾海滩实地探访,岸边可见的垃圾残留

走进泉州湾洛阳桥湿地与河口湿地保护区宣讲馆,实践团通过观鸟活动与科普展览,认识了黑脸琵鹭、白琵鹭等珍稀水鸟,了解到泉州湾作为“中国十大魅力湿地”的生态价值。“湿地是水鸟的家园,也是人类的生态屏障,保护湿地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观鸟过程中,团员们轻声细语,生怕惊扰这些“生态精灵”。

▲图为泉州市观鸟学会志愿者为实践团成员介绍湿地功能

▲图为实践团成员亲身感受泉州市观鸟学会湿地保护馆互动装置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洛阳桥开展观鸟活动,抓拍到的鸟类图片资料

此外,在南安市九都镇,实践团开展观鸟活动,记录当地鸟类种类与栖息环境,为区域生态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每一次观鸟都是与自然的对话,”团员们表示,“保护鸟类栖息地,就是保护地球的生物链。”

▲图为泉州观鸟学会专家为实践团成员开展生态摄影培训,讲解鸟类拍摄技巧▲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南安柳湖公园湖心岛观察夜鹭栖息,感受城市湿地的自然秘境

科普与守护:让环保理念扎根心田

实践团不仅注重“观察”,更强调“行动”。在晋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护子女暑托班,团员们化身“环保讲师”,通过趣味实验、绘本故事、互动游戏等形式,向孩子们普及垃圾分类、节约用水、保护野生动物等知识,引导他们从小树立“绿色生活”理念。“小朋友们的热情让实践团成员看到,环保理念可以通过代代相传不断延续。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晋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护子女暑托班同学讲解绿色生态知识

▲图为实践团成员的合照

此次实践活动中,团员们跨越莆田、厦门、泉州、晋江、南安等地,从江河到海洋,从湿地到森林,从历史到当下,全方位、多角度感受福建生态治理的成果与挑战。“生态保护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一代代人接力的实践。”实践团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传播所见所感,带动更多人参与到绿色环保行动中,让八闽大地的水更清、海更蓝、生态更美好。

撰文 | 黄欣怡

图片 | 吴优、黄欣怡

审核 | 李海洋 林杰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欣怡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