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与科普教育发展,近日,承德医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沧州黄骅市,以蚕宝宝为纽带,开展桑蚕知识宣传活动,为孩子们开启奇妙的桑蚕文化探索之旅 。
走进教室,实践团队成员以“桑蚕的奇妙一生”为主题,开启了知识宣讲。借助PPT,从桑蚕起源讲起,追溯古代丝绸之路中桑蚕的重要地位,再详细讲解了蚕卵孵化、幼虫成长、结茧化蛹、破茧成蛾的全过程 。成员们一边操作蚕宝宝养殖盒,让孩子们近距离观察到了蚕宝宝蠕动、进食的形态,一边用形象比喻讲解桑蚕生长习性。遇到孩子们好奇提问“蚕宝宝为什么会蜕皮”“茧子里面到底什么样” ,成员们耐心解答,还结合展板演示,让抽象知识变得直观易懂。互动环节,孩子们踊跃参与,有的分享自己见过的养蚕趣事,有的好奇追问桑蚕更多“冷知识”,教室里充满求知与探索的活力。
除了基础科普,实践团队还拓展延伸,讲述了桑蚕产业与乡村振兴的关联。介绍了当地过去桑蚕养殖的繁荣景象,以及如今借助桑蚕文化发展文旅、推动特色农产品加工的新尝试,引导孩子们思考桑蚕文化传承对家乡发展的意义。“原来小小的蚕宝宝,能给家乡带来这么多变化!”孩子们发出感慨,在心里种下关注家乡产业、传承传统文化的种子 。
活动尾声,实践团队为孩子们送上蚕宝宝养殖套装与科普手册,鼓励他们持续观察蚕宝宝生长,把桑蚕知识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孩子们抱着养殖盒,脸上洋溢着收获知识的喜悦,纷纷表示要当好“桑蚕小使者”,让更多人了解桑蚕文化魅力。
此次桑蚕知识宣传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三下乡”的生动缩影。实践团队用实际行动,架起桑蚕文化传承与青少年科普教育的桥梁,既让孩子们收获趣味知识,也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青春动能。未来,团队还将继续深耕实践,以更多元化的方式,传递文化价值,助力乡村发展,让桑蚕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亮光彩,也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锤炼本领、践行担当,书写属于青春与乡村共融发展的美好篇章 。
撰文 | 李子灿、徐伟涵
图片 | 徐伟涵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子灿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