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了解毛竹林的可持续发展,宣传毛竹林经营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7月23日,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一行人赴南平市顺昌县武坊国有林场,开展以毛竹林可持续经营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题的调研科普活动。此次调研通过实地考察、科普宣传、座谈交流等形式,深入探究毛竹林生态经营模式,为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上午,在林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深入武坊林场的毛竹林示范区,与当地毛竹承包经营户进行了学习交流。38亩的翠竹挺拔耸立,林下植被丰富多样,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图为实践队无人机拍摄武坊林场毛竹林示范区 聂焱斌摄
队员们通过近距离观察毛竹的生长形态,系统地了解不同树龄毛竹的特征和特性。承包户们结合多年丰富的种植经营经验,详细分享了毛竹种植的经济效益、市场动态,以及在生产过程中遇到难题及其破解之道。他们提到,近年来,当地通过推广先进的科学种植技术,如合理密植和精准施肥,使毛竹的产量与品质稳步提升,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还改善了生态环境,这些使得队员们对毛竹栽培有了直观而深刻的认识。
图为承包户们在毛竹林示范区与实践队员进行经验分享 聂焱斌摄
此外,林场工作人员还向实践队介绍道:“这片示范林采用了‘带状采伐’和‘免垦覆土’等生态经营技术,既保证了毛竹的产量,又有效保护了生物多样性。”这使武坊林场成为了其他地区毛竹生态经营的示范样本。
图为实践队员与毛竹林承包户合影 聂焱斌摄
下午实地考察结束后,实践队与当地林场工作人员召开座谈会,并开展问卷调查活动。座谈会中林场工作人员从管理层面向实践队介绍了武坊林场在毛竹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林下经济发展中的创新实践,如林场"生态优先,科学经营"的管理理念,实行“轮伐制”管理,将林场划分为若干个经营单元,每个单元轮伐周期不少于5年,确保生态系统得到充分恢复。他们表示,国有林场将始终坚守生态优先理念,通过科学制定采伐计划、严格执行砍伐运输标准,实现了毛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得毛竹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绿色银行”,为地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注入了双重动力,为当地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
图为实践队员与林场助理进行问卷调查 聂焱斌摄
调研队将根据此次调研成果,制作《生物多样性友好的毛竹林经营技术手册》并进行宣传科普,为林业发展提供参考。同时,队员们还将制作短视频,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生态经营理念。
图为实践队与林场工作人员合影 聂焱斌摄
此次调研活动让队员们收获颇丰。队员们愈加深刻地体会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在林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未来将把课堂所学应用到实际中,为林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智慧,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莹鲁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