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学子实地调研南京粮库——探讨粮食安全科普新示范

发布时间:2025-08-15 23:1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生海   阅读 4.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保证粮食安全始终是国家关注的重点。为助力粮库粮食安全,宣传科学的储粮知识。近日,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粒粒无忧”守护工程团队深入南京某粮库实地调研,开展了以“储粮害虫新范式“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帮助从业人员深入了解储粮害虫的相关知识。

带访人周主任表示粮库具有完整的收购、储存、加工物流体系,配备有先进的加工设备,同时在也拥有科学的检测手段确保粮食品质过关,周主任称“泱泱大国,老百姓不仅要吃的饱,还要吃的健康”。粮库通过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和物联网技术,粮环对粮仓内的储境实现高效自动化管理,同时采用氮气气调、低温储粮等绿色储粮技术,维持仓内低温低氧的环境,延缓粮食变质。

数字赋能储粮,科技护航满仓

在周主任的带领下,小组成员实地考察了粮仓运作原理以及多功能科技技术。经团队队员调研发现粮库采用氮气气调储粮技术是利用制氮机从空气中分离出氮气,将氮气充入粮仓内,形成粮仓内部缺氧环境,粮仓内部的氮气浓度可达98%以上,同时仓内缺氧环境可以达到28天以上。通过98%以上高浓度氮气实现绿色防虫保鲜,配合210处预埋测温点组成的物联网监测网络,每10分钟自动采集仓内数据,使粮堆体温控制在16-18℃的黄金区间。这种智慧管理模式不仅让粮食品质保鲜期延长30%以上,更使库存监测效率提升200倍,从技术层面杜绝了传统储粮中可能出现的霉变、损耗问题。真正做到了宁流千万汗,不坏一颗粮。

图为团队成员了解低温控风技术。郑金轩供图

打造科技粮仓,成就绿色守护

深入粮仓内部,粮仓内低温的环境引起小队成员注意,周主任解释道“粮仓利用机械冷源,通过整仓降温,环流降温内环流控温等方式的综合应用,使粮仓常年平均粮温不超过15摄氏度。“这样精准通风式的低温储粮技术,有效的抑制了害虫和霉菌滋生,保证粮食品质。团队成员还走访了一间空粮仓,其规模之大令人叹为观止,大约有八九米之高,能容下1-2万吨粮食,经发现整个粮仓还采用了冷却壁式低温储粮技术,通过改良粮仓通风管道,上层地笼将冷风压入粮堆,下层地笼通过负压将上层冷风附壁吸入回风管道,形成冷却壁式风墙隔离带。解决了‘冷心热皮’问题。实现绿色储粮目标。

图为技术人员介绍粮仓风冷技术。郑金轩供图

推广科普教育,传承优良品德

实地调研后,团队人员与周主任就《米虫小卫士》科普教育项目展开讨论,这个以3D建模和AI技术为核心的科普类IP,得到了周主任的赞赏,周主任表示目前科普教育形式单一多依赖课本宣讲,较为平面化,因此粮食安全教育难以引起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关注,然而这种教育新型模式的确富有生动性和互动性,这将大大提高产品吸引力,有助于激发青少年对于储粮害虫知识的好奇心,给公众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图为团队成员向主任介绍团队成果。郑金轩供图

团队成果得到业内从业人员的肯定,小组成员坚定了开发米虫小卫士的IP,继续努力扩大产品影响力。

这次调研活动,既普及了科学储粮知识,又提供了可落地的防治方案,团队人员对储粮害虫防治有了更系统、前沿的认知,也在调研中深刻体会到粮库工作的责任与不易,进一步坚定了以专业所学服务粮食安全的信念。此次活动,本专业的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助力,让“保障粮食安全,人人有责”的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深化。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生海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3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