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黄村村毛竹林——生态与经济的双赢之路

发布时间:2025-08-15 22:3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淑凤 华子言 陈泽睿 聂焱斌 李进英 卢慧 陈莹鲁   阅读 6.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深入学习了解毛竹林的可持续发展,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7月21日,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赴南平市武夷山国家公园调研科普队深入武夷山市星村镇黄村村及周边区域,围绕毛竹林的种植管理、经济效益和生态价值展开调研。通过与村民交流、实地考察与分析,实践队深入了解了毛竹林在当地乡村振兴和生态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并探索其未来可持续发展路径。

图为实践队员赴武夷山国家公园合照 华子言摄

黄村村地处武夷山腹地,气候湿润、土壤肥沃,是毛竹生长的理想环境。村民世代种植毛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实践队了解到,当地采用“竹笋两用林”模式,科学管理竹林,既保证了竹材质量,又提高了竹笋产量,当地村民的毛竹种植模式尽显传统与科学的结合。同时,毛竹生长周期短、管理成本低,也成为村民稳定的经济来源之一。据当地村民介绍,全村年采伐毛竹超20万根,优质竹材销往江浙沪,用于制作地板、家具,每根利润约15元;春笋则通过冷链直供餐饮市场,亩均增收3000元以上。

图为实践队员与当地村民进行毛竹林经营技术手册宣传 聂焱斌摄

毛竹林不仅为村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还在生态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调研数据显示,毛竹固碳能力强,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是武夷山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毛竹产业链不断延伸,从传统的竹材、竹笋销售,到竹编工艺品、生态旅游等新兴业态,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可谓是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典例。

图为武夷山国家公园部分毛竹林 聂焱斌摄

然而,毛竹产业也面临挑战,如市场价格波动、劳动力短缺等。当地需通过技术升级、品牌打造和文旅融合等方式,来提升毛竹附加值,增强产业韧性。毛竹林的未来在于生态保护与产业创新的平衡。实践队呼吁加强政策支持,推动毛竹深加工产业发展,同时结合生态旅游,打造“毛竹+”经济模式,推动毛竹产业可持续发展,让这片“绿色金矿”持续造福当地百姓。

图为宣传科普活动结束后实践队合影 聂焱斌摄

通过此次调研,实践队成员们纷纷表示“毛竹林是生态与经济的完美结合,希望通过这次调研,为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未来,毛竹产业有望在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双重目标下,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毛竹林是武夷山的生态瑰宝,更是黄村村村民的希望所在。在保护与发展的平衡中,这片“绿色金矿”必将焕发新的生机,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未来,随着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毛竹林的经济与生态价值将得到更充分的挖掘,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莹鲁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0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