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穗”下乡润沃野,“农链”活水润振兴——安徽农大实践团走进农行六安新城支行直击惠农金融一线

发布时间:2025-08-15 12:0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汪心蕊 吴雅娴 陈舒涵 严霆 李雨涵   阅读 1.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贯彻落实国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金融行业充分发挥现代经济核心作用,多措并举服务农业农村发展。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加大“三农”领域支持力度,有效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为实体经济注入金融活水。8月2日,安徽农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同学们顶着酷暑奔赴中国农业银行六安新城支行调研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详细了解了该行在服务“三农”以及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创新举措。

调研组采用多元调研方法,系统考察了商业银行服务乡村振兴的实际成效。通过实地走访以及深入农户访谈等方式,探索各金融机构通过创新信贷模式、优化服务网络、强化科技赋能等举措,全面了解商业银行在服务“三农”、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具体举措和成效。

▲图为中国农业银行三十铺镇支行的客户分享经历。陈舒涵 供图

固本强基惠农兴业

中国农业银行三十铺支行行长陈浩携业务骨干热情接待调研团队。在实地考察中,团队成员重点参观了营业厅惠农服务窗口及智能设备专区,深入了解特色金融服务场景。

随后实践团队与银行的客户们进行了会谈。在调研中得知截至2023年末,三十铺支行存款规模达约14亿元,累计发放贷款约7亿元,有力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尤为突出的是,其资产质量保持优良水平,考虑农村特点,不良贷款余额严格控制在约500万元以内,不良率稳定在1%以下,为持续服务“三农”奠定了坚实的财务基础。通过“惠农e贷”等产品精准支持农户创业,并定期入村普及金融知识。随后,双方就农村数字支付推广难点、留守老人金融服务需求等展开讨论,银行表示将优化线下服务渠道,加强村银联动。

图为实践团同学们采访助农相关问题。李雨涵 供图

精准助农贷创未来

中国农业银行六安新城支行紧扣乡村振兴脉搏,聚焦县域农业产业升级与多元化发展需求,创新推出“农链振兴贷”、“生态种养贷”、“智慧农机贷”三大专项信贷产品,精准赋能地方特色农业。此举标志着该行在金融服务“三农”领域迈出坚实一步,旨在为不同规模、不同业态的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靶向金融支持。

为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该行全面推进行政村金融知识普及全覆盖,通过举办讲座、发放手册、线上答疑等多种形式,提升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素养。同时,大力推动业务流程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依托移动终端和线上平台,实现贷款申请、材料提交、进度查询等全流程线上化操作,显著简化审批环节,提升服务效率,让数据多跑路、农户少跑腿。

据当地农户、村书记罗书记介绍,在推进“皖西白鹅”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当地采取了深度融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创新发展模式。通过这种全产业链的布局与协同,不仅有效提升了品牌价值与市场竞争力,更显著带动了周边村民实现增收致富,为当地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六安新城支行负责人表示,此次系列举措的核心在于“强化金融赋能”。通过创新专属信贷产品、优化服务流程、定制专项政策,该行正积极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县域涉农金融服务体系。未来,支行将持续以专项政策扶持为重要抓手,将金融资源精准滴灌至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深入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全力助推六安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绿色金融,碳惠三农

中国农业银行积极构建多元化绿色金融产品体系,精准对接不同领域企业需求,已形成覆盖生态农业、清洁能源、低碳制造的绿色金融服务网络。截至2023年末,该行绿色贷款余额突破约3.5万亿元,持续为实体经济绿色转型注入强劲金融动能与金融活水。

在绿色信贷领域,该行创新推出可持续挂钩贷款、技术改造专项贷款两类重点产品,重点支持清洁能源、节能减排项目。其特色在于贷款利率与企业环保绩效指标(如单位能耗降低率)挂钩,达标企业最高可享0.5%-1%的利率优惠,贷款期限最长5年;专项支持制造企业设备绿色化升级。

为大力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地方政府及金融监管部门(如央行)积极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其中一项关键举措是设立“绿色通道”机制,对符合标准的绿色项目给予优先办理、专项审批等便利化服务。得益于此,绿色项目的贷款审批流程得以显著优化和加速,平均审批时长已缩短至2至5个工作日。相较于常规贷款项目更为繁琐的审批环节和更长的等待周期,这一高效流程为绿色产业融资提供了显著的速度优势,有效提升了资金支持的时效性与便捷性。

智链普惠,数润皖农

中国农业银行以“技术价值重估”为核心,打造覆盖高新技术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该行精准对接区域创新需求,推出许多特色产品,依托纯信用支持,审批周期缩短至3个工作日内。

在授信评估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农行创新构建“技术流”风控模型,突破传统财务指标限制,将专利质量、研发团队实力、技术转化潜力等核心要素纳入评估体系。将金融赋能乡村振兴,提升服务效率与数字化水平,并精准施策支持规模化农业生产。

▲ 图为实践团同学们来到支行参观了解。李雨涵 供图

此次会谈让实践团的各位同学们深刻体会到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纽带作用,也认识到基层银行肩负的社会责任。未来需进一步推动金融知识下乡,助力普惠政策落地生根。(撰稿:吴雅娴 严霆 汪心蕊 图片:陈舒涵 李雨涵)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汪心蕊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