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文韵先锋” 深耕沙上村:解码助农扶贫路

发布时间:2025-08-15 12:3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欣诗 丘明亮 唐子健 杨美凝 卢美娟 余青燕 赵小茜 李汶芮 肖雅丽 肖航 陈子豪 李梦怡   阅读 1.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七月流火,惠风和畅。“文韵先锋”突击队的丁一老师、陈蓓诗老师、林秀莲老师带领12名成员深入博罗县横河镇沙上村,开展为期7天的三下乡实践活动。队员们通过深度访谈、文化探寻、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横河镇沙上村产业特色,用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7月1日,“文韵先锋”突击队前往沙上村进行实地考察,并与该村书记就前期开展深入交流,内容包括沙上村村落的历史沿革、农产品特色需求、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多个方面。此次实地考察与沟通,不仅让“文韵先锋”突击队全面掌握了沙上村的实际情况,为后续三下乡工作明确了重点和方向,也极大地增强了队员们对即将开展的下乡活动的信心。

深耕产业沃土,解码乡村振兴密码7月2日至4日,“文韵先锋”突击队队员们来到沙上村,围绕百香果果园开展系统性调研与宣传筹备工作。抵达村里后,队员们第一时间对接百香果果园的拍摄与访谈事宜,通过前期沟通明确产业特色与宣传重点。在种植园现场,队员们与园主展开深度交流,全面掌握百香果种植规模、品质优势及产业链延伸现状,并迅速完成宣传策划分工:拍摄组操控无人机在藤蔓间穿梭,从空中视角捕捉果实饱满的生长态势与果园生态全景;文案组则以 “现场导演” 身份全程跟进,结合产品甜度、口感等核心卖点,精准把控镜头语言与画面节奏。

探寻文化根脉,激活传承新动能。7月5日,“文韵先锋”突击队走进嶂背耀伟畲族小学,在畲族文化传承馆开启了一场“文化奇遇记”。随着传承人雷老师的细致讲解,银饰锻造技艺、传统织布工艺等非遗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当代价值逐渐清晰。访谈过程中,队员们聚焦文化传承现状与未来规划,用镜头精心记录下珍贵的口述史料与实物展品。课间时分,队员们与畲族学生展开亲切互动,直观感受到民族文化在年轻一代中涌动的传承活力。这些鲜活素材不仅丰富了实践成果,更让队员们深刻意识到:文化传承需要创新表达,唯有如此,才能在新时代真正焕发生机。

此外,为了解沙上村水稻产业的特色,队员们深入沙上村水稻田开展实地调研,聚焦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为乡村振兴实践收集一手资料。夏日的沙上村稻田生机盎然,金黄稻穗在风中翻涌成浪。队员们踏着田埂走进田间,逐项考察水稻生长态势,详细记录稻田地理面积、生态种植模式等核心数据,并与沙上村书记在田埂间展开深度访谈。

通过实地考察,队员们了解到沙上村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注重绿色环保理念,采用了一系列生态种植技术,既保证了水稻的品质,又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这让队员们对乡村的生态农业发展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让队员们深刻理解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内涵。

凝聚青春力量,搭建协作桥梁。在为期7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中,团队以高效协作机制推动实践走深走实——每日召开复盘会,及时梳理素材、动态调整计划,确保各项工作精准落地。

实践收官阶段,品牌包装研讨成为重中之重。队员们紧扣沙上村产业特色与地域文化,将百香果、大米等农产品的天然特质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符号深度融合,创新设计出系列品牌方案。经过多轮沟通,方案获得村书记高度认可并达成合作意向,为农产品打通市场渠道、提升附加值筑牢基础。

7天里,队员们的足迹遍布乡村田野与校园课堂。从生态农业考察到民族文化探访,不仅积累了田野调研、品牌策划等实战经验,更在与乡村的深度联结中,真切感悟到乡村振兴的时代重量与民族文化传承的使命担当。“这段经历让我们明白,青春力量要扎根大地才能绽放光彩。” 队员们表示,将把实践中的所学所悟转化为行动自觉,在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的征程中持续贡献青春智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欣诗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