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苗侗风情园探寻蜡染非遗文化,感受传统技艺魅力

发布时间:2025-08-15 11:2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唐广豪   阅读 1.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5日讯(通讯员 唐广豪)7月28日下午,阳光明媚,充满民族韵味的凯里苗侗风情园格外热闹。北京科技大学酉良黔承似锦文化传承实践团的队员们怀揣着对非遗文化的浓厚兴趣,来到凯里苗侗风情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探寻蜡染这一古老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近距离感受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与非遗协会交流 触摸蜡染历史脉络

在探寻蜡染非遗文化的过程中,实践团的同学起初有些迷茫,不知从何入手。经过打听,实践团的同学找到了当地的非遗协会,希望能得到他们的帮助。协会的工作人员非常热情,得知实践团的来意后,欣然接待了实践团。交流中,协会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蜡染的悠久历史。他们说,蜡染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在凯里地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可追溯到秦汉时期,历经千年传承至今。在制作工艺方面,他们讲解道,蜡染主要以蜂蜡为防染剂,用特制的蜡刀蘸取融化的蜡液,在白布上描绘出各种精美的图案,然后经过染色、脱蜡等多道工序,最终形成蓝白相间、独具特色的蜡染作品。

同时,他们还提到了蜡染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如年轻一代对传统技艺兴趣不足、制作成本较高等。但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蜡染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喜爱蜡染。通过这次交流,实践团对蜡染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认识,也感受到了非遗传承者们的坚守与付出。

逛非遗集市 见证蜡染技艺的活态传承

离开非遗协会后,实践团来到了凯里市绣里淘非遗集市。一进入集市,浓浓的蜡染气息扑面而来,各式各样的蜡染作品映入眼帘,有精美的蜡染服饰、实用的蜡染桌布、别致的蜡染包包等,每一件作品都色彩明快、图案古朴典雅,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

更让实践团的同学惊喜的是,集市中许多摊主正在现场制作蜡染。他们神情专注,手持蜡刀,在白布上灵活地勾勒着图案,蜡液在布上留下清晰的痕迹。实践团的同学走近一位摊主,看她制作蜡染。摊主告诉我们,这些图案大多源于生活,如花鸟鱼虫、山川河流等,每一个图案都有着独特的寓意。她还向实践团的同学展示了不同阶段的蜡染作品,从最初的白布到描绘好蜡图的半成品,再到染色脱蜡后的成品,让我们直观地了解了蜡染制作的全过程。在与摊主的交流中,实践团感受到了他们对蜡染技艺的热爱与执着。他们坚守着这门传统手艺,用自己的双手将蜡染文化传递给更多的人。

此次凯里苗侗风情园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实践团队员们深刻领略了蜡染非遗文化的魅力。无论是与非遗协会的交流,还是在集市的所见所闻,都让实践团的队员们对蜡染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的信念。

撰文 | 唐广豪

图片 | 杨懿妍

审核 | 邱越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唐广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