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非遗密码,青春赋能振兴——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实践团走进西凤酒厂开展三下乡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15 12:2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周林杰 郝启蒙   阅读 5.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5日讯(通讯员周林杰  郝启蒙)2025年 7 月,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薪火凤翔・泥塑传习” 暑期社会实践队踏上了前往陕西凤翔区的实践征程,此次 “三下乡” 活动的重要一站便是走进西凤酒厂,深入探寻千年酒文化的传承密码,亲身感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产业碰撞融合的蓬勃发展活力。

清晨九时许,实践团一行怀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好奇,走进了西凤酒厂工业旅游园区。在专业讲解员的热情引导下,队员们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酒文化探索之旅,先后参观了制曲车间、酿酒车间和酒文化博物馆。刚步入制曲车间,一股独特而醇厚的香气便扑面而来,那是金黄的高粱与饱满的豌豆经过混合发酵后散发的味道,瞬间勾起了大家的兴趣。

车间内,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正专注地进行着脚踩曲块的传统技艺,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沉稳而精准,这份坚守让同学们纷纷驻足,眼中满是惊叹与敬佩。据讲解员介绍道,西凤酒的‘酒海’储酒工艺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酒海’由秦岭藤条编织骨架,内壁糊上多层纸浆制成,能让酒体在储存过程中自然老熟,从而赋予酒液‘清而不淡、浓而不艳’的独特凤香。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西凤酒厂制曲车间观察老师傅踩曲技艺。李彬彦供图

图为西凤酒文化博物馆展出的商周时期青铜酒器。李彬彦供图

随后,实践团来到了酒文化博物馆。这里宛如一座时光长廊,完整呈现了西凤酒三千余年的发展脉络。从商周时期造型古朴的青铜酒器,到明清时期工艺精湛的酿酒器具,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与历史的记忆。近代以来的奖状勋章见证了西凤酒在发展历程中所获的荣誉,而现代的智能生产线模型则展示了传统产业与科技融合的新面貌。

据讲解员介绍作为中国四大名酒之一,西凤酒早已不只是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更成为了带动当地发展的重要力量。它推动了周边高粱种植、物流运输等产业链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目前,酒厂已成功带动周边 5 个乡镇发展高粱种植基地 2 万余亩,每年为当地带来超千万元的增收。

当天,实践团成员还与酒厂的青年技术骨干围绕“非遗传承与青年担当” 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图为实践队观看西凤酒厂发展历史。李彬彦供图

图为实践队在西凤酒厂文化馆前合影。李彬彦供图

这次实践让各位实践团团员看到,老字号品牌的传承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与时代同频的创新。并且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坚守本源,更在于主动拥抱时代变化。他们计划将实践中的观察、记录与思考系统梳理,结合专业知识形成具有针对性的研究报告,从青年视角为非遗技艺的数字化传承、老字号品牌的年轻化转型以及产业链如何更好反哺乡村振兴等问题提出建议。未来,实践队还希望通过校园宣讲、线上分享等形式,让更多同龄人了解凤翔酒文化背后的非遗故事与产业价值,让青春力量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纽带,让非遗薪火在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路上持续传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周林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7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