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河岸边还能看到塑料袋、农药瓶,水看着有点发浑。”2025年7月12日,在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的一处乡间河道旁,安徽财经大学实践团队成员陈向指着水面上的漂浮物,向队友们介绍着观察到的污染情况。7月10日至13日,安财学子组成的实践团队,聚焦“绿水清颜——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安徽省农村污水治理调查研究”主题,深入蚌埠市及下辖怀远县、五河县、固镇等地开展实地调研,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贡献青春力量。
调研开展前,团队成员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他们搜集大量关于农村污水治理的政策文件、学术资料和案例研究,多次召开线上线下会议探讨实践思路,结合调研区域实际情况详细安排调查进度,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为实地调研打下坚实基础。
7月12日,团队兵分多路,深入蚌埠市周边乡村开展实地调研。在怀远县的村庄,队员们沿着河道徒步观察,发现前几年当地污染问题尤为突出。“水污染来源很多,既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直接排进河道的明污染,也有养殖垃圾淋溶渗透造成的地下水污染。”队员徐娜娜在调研日志中记录道。在五河县的农田周边,队员们看到随意堆放的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弃物,村民介绍说,这些垃圾若处理不当,时间一长就会污染土地、地下水和空气,形成“三层污染”。
固镇县的一处养殖区给队员们留下深刻印象。由于缺乏规范的垃圾处理设施,家禽家畜粪便和养殖废弃物随意堆积在路边,遇到雨天,污水便顺着地势流淌,渗入周边土壤。队员们用相机记录下污染现场,详细询问污染发生的时间和原因,为后续分析积累第一手资料。
7月13日,团队按照预先安排,对中环环保公司工作人员、社区管理人员、村民等不同群体开展访谈。在与中环工作人员的交流中,队员们了解到农村污水治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现状,以及技术推广中遇到的困难。
在对居民的访谈中,团队发现绝大多数村民生活污水回收与综合利用的意识较为淡薄。污水处理不规范的问题也较为突出,不少村庄存在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化粪池简陋等情况,加剧了污染风险。队员们一边耐心倾听村民的想法,一边发放调查问卷,详细收集大家对污水治理的意见和建议。
经过四天的深入调研,团队汇总分析数据后形成实践总结。结果显示,目前农村垃圾、污水虽未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但恶化的苗头已经显现。综合来看,蚌埠市农村地区的垃圾、污水治理存在三大典型问题:一是村民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对污染危害认识不足;二是农村垃圾、污水产生速度超过自然生态系统的消化能力,治理系统存在缺失,收集、处理设施不完善;三是环境保护经费紧张,导致治理效果不尽如人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这次调研真切看到了农村污水治理的紧迫性和复杂性。”队长在总结会上说。队员们纷纷表示,将把调研成果整理成详细报告,提出针对性建议,为当地政府推进农村污水治理提供参考。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团队成员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更增强了大家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绿水清颜是乡村振兴的底色,也是农民群众的期盼。实践团队的调研虽已结束,但他们关注农村生态环境、助力乡村振兴的行动不会停止,将继续以青春之力守护乡村的绿水青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云云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