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这一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传统印染工艺的杰出代表,更是连接历史与现代的文化桥梁。2025年7月13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拾遗楚韵・启为创新”非遗调研团队踏上了前往怀化市鹤城区五溪非遗园三楼的非遗传承人传习中心的旅程,目的是深入了解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在传习中心,调研团队有幸聆听了市级非遗传承人曾昭龙老师的讲解。曾老师是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家族第四代传承人,从业10余年,对这项技艺有着深厚的情感和独到的见解。他首先介绍了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随后详细讲解了其制作工艺,包括选材、设计、刻版、涂浆、染色、氧化、清洗等关键步骤。曾老师特别强调了刻版的重要性,这是蓝印花布制作中最为精细和关键的环节,需要极高的艺术造诣和耐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曾老师在传习中心还教授小娃娃们蓝印花布的制作技艺。他认为,传承需要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和了解这项技艺,是保持其生命力的关键。在孩子们的手中,一块块蓝印花布逐渐成形,虽然技艺尚显稚嫩,但那份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好奇心已经悄然萌芽。
第二天,调研团队前往凤凰古城,拜访了另一位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传承人刘新建老师。刘老师以其独特的创新理念和对传统技艺的深刻理解,为调研团队展示了蓝印花布在现代生活中的新应用。他将传统图案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作出一系列既具有传统韵味又不失时尚感的作品,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在与刘老师的交流中,调研团队深刻体会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创新思维和时代精神。刘老师表示,非遗不是静止的,它需要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审美需求。
随着调研活动的圆满落幕,团队成员与曾昭龙和刘新建两位老师在五溪非遗园和凤凰古城留下了难忘的合影。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在这些传承人的手中,如同生生不息的火焰,持续燃烧着,展现出其独特的生命力和时代魅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兴宸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