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数智微光”实践队走进南下庄村,携手共建红色少儿编程课堂(八)

发布时间:2025-08-14 06:0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白天昊 王德鑫 石一茗   阅读 3.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4日讯(通讯员 白天昊 王德鑫 石一茗) 2025年8月13日,山东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数智微光”实践队继续在沂水县道托镇南下庄村开展“红色+少儿编程”公益课堂。今天的课程聚焦编程逻辑的深化与古诗文化的巩固,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村中少年带来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

上午8点,编程课堂在王德鑫老师的引领下准时开始。王老师以Scratch图形化编程平台为载体,围绕“场景切换与条件判断”的核心主题进行讲解。他首先通过生动的红军卡通角色演示如何在游戏中实现背景切换,并详细介绍了“如果…那么…否则”语句的运用,引导孩子们理解编程中的条件逻辑。学生们在实践队员的一对一辅导下,亲手操作电脑,拖动模块设计游戏路径,将红色故事融入编程任务中。例如,孩子们操控小红军战士在虚拟环境中“穿越火线”,通过条件语句判断敌情、及时切换背景,深化了对逻辑思维的理解。课堂互动热烈,孩子们不仅掌握了背景切换和条件语句的编程技巧,更在寓教于乐中体会到了科技赋能红色文化的魅力。

图为王德鑫老师授课

图为王德鑫老师授课

下午2点,课堂氛围转向文化传承,由龙相东老师带来古诗复习与赏析课程。龙老师带领学生们朗读所有学过的古诗,包括此前教授的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锦瑟》,以及其他经典篇目如《无题》和《将进酒》。课堂上,龙老师通过互动问答,引导学生赏析诗词意境——例如,结合红军精神解读“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坚韧情怀。随后,他进行了抽查背诵环节,鼓励孩子们上台展示学习成果,并用棒棒糖作为奖励激励表现优秀的学生。孩子们热情高涨,在集体朗读中感受韵律之美,在背诵中提升语言素养。实践队成员在一旁协助维持秩序,并为孩子们提供个性化辅导,确保复习效果。

图为龙相东老师授课

图为龙相东老师检查背诵

本次课程不仅提升了乡村青少年的编程技能和文化底蕴,更强化了红色精神的传承。王德鑫老师在课后表示:“今天的编程课让孩子们学会了用逻辑解决实际问题,而条件语句的运用正是科技思维的基石。”龙相东老师则强调:“古诗复习不仅是对知识的回顾,更是对文化自信的培养。”

“数智微光”实践队将继续秉持“数智赋能·微光成炬”的初心,在未来几天持续推进科技与文化交融的系列课程,点亮乡村孩子的梦想之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白天昊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2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