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城乡协同发展,贡献青春智慧——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百县千镇万村”湖南行实践团衡东分队学子调研纪实

发布时间:2025-08-14 09:1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曾琳   阅读 1.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讯(通讯员 周微 李蓉 )近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百县千镇万村”湖南行社会实践团的数十名学子,深入衡阳市衡东县多个乡镇(街道)及社区,围绕“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协同推进”主题展开调研。团队通过实地走访、数据分析和座谈交流,探索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

走进基层,触摸发展脉搏​

实践团成员先后前往荣桓镇南湾村、新塘镇等地,深入了解当地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优化方面的实践经验。在南湾村,当看到田地里生机勃勃的作物与圈舍里健康生长的家禽相映成趣,实践团成员们真切感受到种养结合模式给乡村带来的活力。他们重点了解了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听村干部讲述如何一步步探索出这条增收路,内心满是敬佩。队员们积极与村干部和村民面对面交流,村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和对未来的憧憬,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实实在在的变化。在记录乡村振兴中的亮点与难点时,大家心中也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

在新塘镇,实践团成员参观了新建的公共广场、改造后的汽车站等城镇扩容提质工程项目。看到广场上休闲娱乐的居民、汽车站里有序出行的群众,大家真切感受到城镇化建设给居民生活带来的便利。实践团成员观察到,衡东县围绕 “山水园林、宜居宜业” 目标推进城镇化建设,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进展让人印象深刻,也让大家对新型城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图为衡东县团队成员深入田间,与受访人员合影现场

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霞流镇李花村的衡东土菜产业链给实践团留下了深刻印象,成员们不禁为这种产业融合模式点赞。该村通过合作社模式,将禽类养殖、禽蛋加工与茶油种植有机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品牌。实践团成员详细了解了这一模式的运作机制,大家由衷地为村里的发展感到高兴,并就如何进一步扩大市场影响力提出建议。

此外,实践团还走访了雁翔湘实业有限公司,了解了企业在光伏玻璃和电子玻璃领域的智能化转型成果,成员们深感科技赋能产业的强大力量。企业负责人勉励学生们用专业知识服务地方经济,为产业升级注入青春力量,这让大家备受鼓舞,心中也燃起了用所学知识报效家乡、服务社会的热情。

总结思考,贡献青年智慧

调研结束后,实践团召开总结会议,分享调研心得。团队成员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衡东县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但也面临人才短缺、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为此,实践成员们提出了加强校地合作、培养本土人才,以及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农村治理水平等一系列建议。

此次调研之行,是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子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生动实践,通过此次调研,实践团成员不仅为衡东县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青年视角的建议,也在实践中锻炼了自身能力,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曾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