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上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北疆微光支教队带领东胜区儿童走进鄂尔多斯市博物院,开展了本次夏令营第三次研学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了历史文化的魅力,在实践体验中培养对家乡文化的兴趣。▲图为讲解员为孩子们做参观介绍
活动伊始,孩子们走进博物院大厅,在讲解员引导下有序参观各展厅。从新石器时代的石斧、陶罐,到战国时期的青铜剑,再到元代鎏金马鞍、清代蒙古族银饰等民俗文物,讲解员结合实物特征,用儿童易理解的语言介绍相关历史背景。▲图为孩子们观看展品
“冠带有卧马、卧虎和卧羊等三个动物纹饰,是游牧文化的特征,一般是匈奴的首领佩戴”。期间,孩子们就感兴趣的文物提问,讲解员与志愿者老师耐心解答,帮助他们理解文物所蕴含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图为孩子们绘制文物绘画册
参观过程中,支教队志愿者穿插设计了“博物馆小小探险家”绘画环节。孩子们用彩笔在册子上绘制自己喜欢的文物,并写上简单的文物介绍。他们观察文物、交流心得,志愿者适时指导鼓励。经近两小时参观与创作,孩子们完成了绘画册的创作。这些作品记录了他们的参观成果,体现了其对文物的理解与感悟。活动结束后,大家展示手中的寻宝图。▲图为鄂尔多斯市博物院研学合照
支教队队长罗蓉蓉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走出课堂,在与文物的对话中感受历史的温度,激发他们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在心中种下文化传承的种子。”未来,北疆微光支教队还将继续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为东胜区儿童的成长提供更丰富的文化滋养,助力他们开阔视野、茁壮成长。
撰文|韩雅庆 邹亚航 丁心絮 陈鑫豪
图片|范丙权
排版|丁韶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鑫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