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赋能,科普助力|“地韵湘行”支教实践团三下乡——行在青山上,走在青年前

发布时间:2025-08-14 13:2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澜 张妍   阅读 891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2025 年 7 月,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地韵湘行” 支教实践团立足地学专业特色,推动课内课外紧密结合、专业教育与社会实践融会贯通,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衔接。支教团成员将地质专业知识与趣味互动巧妙融合,在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汾市镇南岸村南岸小学成功开展了八次地质科普活动。

第一堂地质科普课,张志远老师以人类演化简史为主题:从化石形成切入,借动画短片和化石模型展示古生物,经古今生物对比为孩子们打开地质探索视野;“模拟地质移动” 环节,他用泡沫板模拟板块碰撞、挤压,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认识地质活动,了解高山形成等地质现象原理。

想知道脚下的石头藏着多少地球的秘密吗?汪尊望老师开展“岩石世界探秘之旅”科普课,介绍岩石圈构成、演变、板块理论及常见矿物特点,借矿山“礼物”展现石头藏着的地球秘密 。李睿老师的“火山探秘”课,借示意图讲岩浆房、火山口喷发知识与板块运动和火山形成关系,用动态图展火山形态差异,经问答互动、引导总结,带学生探索火山奥秘 。

脚下的土地,可能藏着未知的风险。孙晓雅老师以 “身边的地质风险” 为主题,带孩子们认识地质灾害:展示分布图,讲解滑坡、崩塌的形成条件,强调遇灾要及时报告、远离危险区;结合当地地形提醒雨季防泥石流注意事项。整堂课以讲解和案例让防灾意识在孩子们心中扎根。

肖鑫老师“三峡大坝”课堂,拆解其地理地质条件、关键技术与地质灾害应对方案,展现中国智慧,让孩子兴致勃勃、满是对这项超级工程的向往。“一方水土养一方粮”,薄钰洁老师《食物口味的地理密码》,聚焦地理环境与食物口味关联,从地形、气候分析对作物种植、特色食物及口味偏好的影响,呈现地理与饮食深层联系,让孩子懂地理塑造家乡羁绊 。

沙滩上的亮沙、博物馆里的水晶背后藏着怎样的秘密呢?夏文怡老师的 “常见矿物种类初探” 课堂揭开了矿物世界的神秘面纱:介绍矿物是天然形成的特殊固体,讲解其通过岩浆冷却、水溶液结晶等方式诞生的过程,分享用颜色、硬度等特征分辨矿物的小技巧,认识石英、赤铁矿等常见矿物及其生活用途。天空的每一朵云,都是天气写下的 “密码信”。李欣冉老师的 “看云识天气” 课,就像一堂生动的 “解密课”,带大家读懂这些藏在云端的秘密。课堂上从辨识卷云、积云等模样,掌握观云知晴雨技巧,到了解雨的形成原理和古老天气谚语,一步步揭开自然的神秘面纱。原来抬头望云,就能知晓天气的 “预告”,这样的探索之旅满是发现的乐趣。

当青春力量与乡土智慧相遇,当专业知识与生活经验融合,这场开展在南岸村小学的地质科普系列课,正在悄然改写着孩子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为乡村振兴教育建设注入了可持续的青春动能。在时代脉搏的跳动下,作为以地学为专业特色的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学子,“地韵湘行”支教实践团成员们以青春之火,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让知识走进群众,为地学赋能,始终坚守 “地质报国” 的初心,牢记肩负的使命,怀揣着 “有一份热便发一份光” 的信念,持续为乡村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事业迈上新台阶。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妍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