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讯(通讯员 纪潇宇)在法治光芒的映照下,青春的活力在临海涌动。2025年7月15日,北京师范大学“法润临海”实践队怀揣法治热忱与关爱青少年的使命,抵达临海市第七中学,开启了一场以法治教育与矫治关怀为核心的实践之旅。
▲图为法润临海实践队在临海站与临海市第七中学老师的合影
【启程·使命在肩】
临海市第七中学位于浙江省临海市永丰镇,是一所由政法与教育部门联合创办的市直属完全中学,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该校专门为存在不良或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提供教育矫治服务,实行半军事化封闭管理,融合法治引导、心理辅导与全面素养培养。“法润青春,育护未来”项目聚焦未成年人罪错行为矫治。由法学、心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专业学子组成的“法润临海”实践队,决心将多学科知识融入实践。行前,队员们反复研讨实践背景、调研方案与教学计划,精心设计结合青少年特点和需求的趣味互动课程,力求法治知识入脑入心。
▲图为临海市第七中学的大门
【深耕·探索实践】
在临海七中,“法润临海”实践队开展了涵盖法治、心理、艺术、数理、红色文化等多领域的特色教学。在法治课堂上,他们通过真实案例解析、模拟法庭体验,让法律的威严与公正可感可知,生动的故事如同警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法治观念。心理课堂上,队员们引导学生发掘自身优点,开设“认知失调”理论课剖析“明知故犯”的底层逻辑并提供应对方法,同时通过心理情景剧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接纳与表达。艺体课程则成为学生挥洒创造力的天地,在艺术熏陶中学会审美,在运动探索中焕发活力,激发对未来的憧憬。此外,历史文化课堂着重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敬畏、文化的热爱与责任的坚守,通过历史事件与文化内涵传递信仰的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为临海市第七中学的学生们准备的课件
【调研·凝聚合力】
教学之外,“法润临海”实践队肩负着深度调研的重任。他们深入探究未成年人罪错行为的成因、特点及矫治现状,为完善政策提供一手资料。队员们广泛访谈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司法工作者,并通过问卷收集信息。在与学生的深入交流中,他们耐心倾听困惑,逐步拼凑出问题背后的复杂社会、家庭及个人因素图景。“法润临海”实践队还积极参与公益普法活动,将法治种子播撒更广,营造全社会关爱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这一过程使他们深刻认识到,解决未成年人罪错问题需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共创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他们整理的详实调研报告,旨在为专门教育模式的创新提供有益参考。
▲图为实践队员与同学们进行访谈交流
【传承·希望续航】
结营仪式上,“法润临海”实践队队员与孩子们共享蛋糕、参与趣味游戏、同唱欢歌,为此次实践画上圆满句号。活动虽落幕,法治的火种却在延续。队员们用知识、希望与力量温暖了临海的青少年。他们也在实践中收获了成长与蜕变,将知识应用于实际,提升了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更深刻体悟了法治的力量与责任,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北师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坚定了为法治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
▲图为结营仪式活动
展望未来,“法润临海”实践队的成员们将带着这份初心与使命,在各自领域持续发光。他们期待更多参与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与保护工作,用青春之笔,续写法润新篇,让法治之光照亮每一位青少年的前行之路,让青春在法治阳光下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撰文 | 张雯淇
图片 | 张紫钰 柳知妤
审核 | 纪潇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纪潇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