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13月32日讯(通讯员 张雨桐 徐方仪 胡馨月 李淑婷)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中 “防范为先、强化宣传教育” 的要求,通过全方位普及反诈知识提升群众防范意识与能力,同时回应新业态群体子女暑期关怀需求。2025 年 7 月 4 日至 18 日,江苏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反诈筑安,童托筑梦” 志愿服务队一行 14 人,前往泉山区七里沟街道开展基层治理服务。服务队围绕金融反诈、平安社区建设及特殊儿童关爱等主题,以贴近生活的方式普及反诈知识,为新业态家庭儿童提供暑期关怀。
▲图为活动合照
童享反诈课堂 识骗防线筑牢
随着网络普及度不断提升,儿童群体触网场景日趋多元,然而由于社会认知有待完善,他们已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易侵害对象。在此背景下,服务队在街道活动中心为儿童开展《小心有 “诈”,守护童 “真”》反诈宣讲会,结合 “冒充家长转账”“游戏诈骗” 等高发案例,用情景模拟拆解骗局套路。志愿者们还用彩色板书一步步拆解诈骗流程,从最初的诱惑话术,到中间的信息窃取,再到最后的转账操作,清晰地呈现出每一环的防范要点。宣讲会后开展的 “反诈小卫士” 问答环节,面对 “陌生链接能点吗”“中奖短信要告诉爸妈吗” 等问题,孩子们踊跃抢答,在欢笑中牢牢记住了反诈要点,逐步掌握了游戏账号保护、熟人身份核实等实用技能,这场针对性的教育帮助儿童建立起初步的防护意识,从源头降低了受骗的可能性。
▲图为志愿队成员为儿童开展反诈宣讲会
趣玩反诈乐园 安全认知深植
在通过宣讲会为孩子们筑牢反诈认知基础后,为更贴合儿童认知特点、深化他们对反诈知识的理解,让安全意识在轻松氛围中真正入脑入心,服务队安排了一系列趣味反诈活动。
服务队精心准备了孩子们感兴趣的卡通反诈动画片,通过拟人化的卡通形象和跌宕起伏的剧情设计,将 “网络游戏诈骗”“冒充熟人诈骗”“虚假中奖陷阱” 等常见骗局转化为趣味故事。当看到动画中的 “蛋仔” 因轻信 “免费领取游戏皮肤” 而险些泄露家长信息时,孩子们都睁大眼睛,小脸上满是紧张,在志愿者引导下,他们你一言我一语总结出 “不点击陌生链接”“不透露验证码” 等防骗要点。
▲图为观看反诈动画片
反诈主题绘画活动中,“我心目中的警察” 化作孩子们笔下的反诈卫士,稚嫩笔触间,正义的种子悄然扎根。同样旨在巩固反诈知识的 “反诈小卫士” 知识竞赛也热闹开场,从 “遇到自称警察要求转账该怎么办” 到 “如何识别虚假购物网站”,题目涵盖网络交友、游戏充值、冒充客服等高频场景,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图为进行反诈问答环节
社区反诈织网 居民防骗力强
在为孩子们上好反诈 “启蒙课” 后,服务队将反诈宣传的触角延伸至全社区每个角落。
七里沟社区居民结构多元,不同群体面临的诈骗风险差异显著。实践团与社区街道办事处对接协商后,决定通过反诈调查问卷和张贴反诈宣传海报的形式在社区开展活动。实践团一方面向居民发放精心设计的调查问卷,内容涵盖常见诈骗类型、防范措施等,共回收有效问卷 200 余份,同时指导老人安装 “国家反诈中心” APP,完成实名注册 136 人次,为后续精准宣传提供数据支持;另一方面,在社区公告栏等显眼位置张贴反诈宣传海报,用通俗易懂的漫画和警示语,揭露刷单返利、冒充客服等高发诈骗手段的套路。
▲图为进行反诈海报发放
暑托温情驿站 陪伴童心绽放
为切实关爱新业态从业人员子女,团队联合七里沟社区开设 “快乐暑假,关爱成长” 暑托班。经过前期调研与精心筹备,队员们在托管期间开展个性化课业辅导,耐心解答疑问,帮助孩子们夯实学习基础,养成积极提问、勤于思考的好习惯。队员们还设计了“图形拼拼乐”等益智互动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提升数感与逻辑思维能力。
暑托班中,近半数孩子来自新业态从业人员家庭。针对其父母工作繁忙、陪伴时间有限的特点,队员们在课业辅导和趣味互动中倾注更多耐心与陪伴,注重培养孩子们主动提问、独立思考等良好习惯。在队员们持续的引导和温暖鼓励下,孩子们逐渐适应托管环境,学习状态愈发积极。
团队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反诈宣传关键在于扎根基层,志愿服务贵在久久为功。未来,服务队将继续推动基层反诈宣传常态化,以持久行动筑牢反诈防线,持续传递温暖,让暑托关爱惠及更多儿童▲图为志愿者与孩子们玩游戏
▲图为团队成员为孩子们辅导作业
团队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反诈宣传关键在于扎根基层,志愿服务贵在久久为功。未来,服务队将继续推动基层反诈宣传常态化,以持久行动筑牢反诈防线,持续传递温暖,让暑托关爱惠及更多儿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雨桐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