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西南科技大学“一马当先”红色宣讲队在绵阳高新区龙家碾社区乐贝儿实验幼稚园开展为期5天的“星耀未来·核力同行”主题夏令营活动。活动采用“两弹一星”精神宣讲+暑期爱心托管服务双轨模式,既传承红色基因,又切实解决社区家庭暑期看护难题。
▲图为“星耀未来 核力同行”夏令营开营仪式
童心中的“星”印记:“七个一”精神启蒙课程展。在课程设计上,宣讲队围绕“七个一”特色活动主线,精心打造多个特色课程。教学过程中,团队采用循循善诱的方式,以“两弹一星”功勋事迹、绵阳红色文化资源资源等素材为基础,通过现场讲解、红歌传唱、手语寄情、手工制作、书信撰写等多元活动,引导参与者在“看、听、思、悟、行”的完整闭环中入脑入心,深化认知与践行。着重讲述“两弹一星之父”邓稼先、“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核弹之父”王淦昌、“两弹元勋”郭永怀等功勋人物的爱国情操与杰出成就,以及他们为科学事业不懈追求、奉献一生的感人故事,让小朋友们深刻理解“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
▲图为同学们作品展示瞬间
一曲红色歌谣接力赛。志愿者们教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童心向党》等歌曲,孩子们以清脆嗓音接力传唱,现场汇成欢乐的红色海洋。一场心旅体验多元文化。在“小脚丫逛民族”课堂上,志愿者们采用线上线下双讲师模式,通过互动游戏和提问,让小朋友们了解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和团结精神。一个故事润心田。“梦想成长树”课程则以白族少年阿鹏的追梦故事为引,将国家资助政策转化为有趣的“魔法午餐”游戏,引导小朋友们将感恩之心转化为具象化的梦想符号。
▲图为课程“梦想成长树”课堂互动瞬间
一份红色手工创作。“小小石榴籽,共筑航天梦”通过讲述羌族团结精神、白族智慧与航天科学家的故事,以及藏族牧民的无私奉献,引导孩子们感悟“两弹一星”精神的伟大。在课堂上,孩子们还化身“小小创作家”用彩纸、画笔绘制“两弹一星”主题手抄报,以及创作航天模型,在动手实践中触摸精神内涵。一场手语传情悟初心。“无声世界传大爱”课程则通过手语和故事讲述,让小朋友们感受到科学家们无声奉献的伟大精神。一封书信承启未来。“见字如面”环节中,小朋友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写下对两弹一星元勋的敬佩之情。一个保护罩强内核。“小手掌,大敬礼”课程则通过讲述邓稼先等先辈的感人事迹,让小朋友们感受到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这些课程不仅激发了小朋友们的兴趣,更让他们在互动中深刻体会到“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
▲图为“小小石榴籽,共筑航天梦”上课瞬间
8月12日,夏令营圆满结束。社区负责人梁敏高度评价本次活动:“这次夏令营的形式与内容令人耳目一新,极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大学生党员和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样寓教于乐、满足需求的活动深受群众欢迎。”参与活动的志愿者也深有感触:“作为宣讲员,我带领学员追寻先辈足迹,同时也被那份深沉的爱国情怀所感染,汲取了前行的动力。学员们热情回应,让我真切感受到‘两弹一星’精神的强大感召力。这段经历是我宝贵的成长财富,让我更深刻理解了坚守与奉献的价值。”
展望未来,“一马当先”红色宣讲队将继续秉持“两弹一星”精神,深入各个宣讲阵地,充分发挥大学生群体的纽带作用,引导广大青少年学习传承红色基因,铭记历史责任,激发向上动力,为实现新的时代目标贡献力量。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宣讲“两弹一星”精神,我们一直在路上!
撰文 |朱婷、周南君
图片 |朱婷、刘星雨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朱婷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