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丹青绘雅韵,花儿声里传薪火 | “蛰启——遗韵传习”社会实践团队凤林社区民歌画作活动行,以非遗播撒文化温情​

发布时间:2025-08-14 15:5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天乐   阅读 2.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上,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青年志愿者“蛰启——遗韵传习”团队从未停下脚步。

山野间的传唱不绝——“花儿”民歌里的乡土情怀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奔赴郭杜街道凤林社区,开展“民歌——花儿”主题活动。活动现场,青年志愿者们身着红马甲,化身为传统文化传播者。从《花儿》的由来,到音乐曲调里传统唱法与创新表演的交融,再借山水画面辅助讲解,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非遗民歌世界的窗。孩子们端坐席间,目光紧紧追随着志愿者,在聆听与互动中,触摸“花儿”这一民歌形式的独特脉络,感受传统文化的温度。

图为实践团成员讲述民歌《花儿》曲调

图为凤林社区同学们上课照片

笔墨间的千年回响——非遗画作里的文化记忆

非遗画展的活动现场,志愿者与孩子们携手,以画笔为桥,将荣昌折扇、古琴等传统元素融入创作。孩子们笔下,色彩与线条交织,绘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一幅幅作品,是非遗在童真视角的生动呈现。

从知识讲解到创作实践,青年志愿者们引领孩子们触摸传统文化脉络。这不仅是一场艺术创作,更是青年力量助力非遗传承的生动实践,让传统文化基因,在社区课堂里、青春行动中,不断延续、焕新,让文化自信,深深扎根于大家心间。

图为社区同学分享自己的心得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社区同学作品合照

无论是笔墨勾勒的非遗画卷,还是山野流淌的“花儿”歌声,都是时光沉淀的文化瑰宝。当画展的色彩与民歌的旋律交织,能看到的不仅是传统的模样,更是传承的力量。愿这些承载着历史与情怀的非遗文化,能在更多人心中扎根、生长,让古老的智慧与诗意,在新时代的土壤里绽放出更鲜活的光彩。

撰文 | 李天乐,张阿芳

图片 | 孙怡馨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天乐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