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农学子研学现代食品工艺 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护航健康中国

发布时间:2025-08-14 13:2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怡馨   阅读 2.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2025年7月7日至7月11日,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食企联动,双融促赋能”实践研学团在学院专职团干部杨川宇、赵美婷的带领下赴江苏省泰州市安井食品有限公司,集中开展以“研学现代食品工艺,守护食品安全赋能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团队通过企业走访、实操实训、座谈交流等方式,探寻食品专业赋能产业升级的路径,用专业实践书写守护“舌尖安全”的青春担当。

深耕一线强认知:解码现代食品企业质量管控密码

食品安全是民生底线,更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基石。作为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现代化食品企业的质量管控体系在守护公众健康、引领行业规范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实践团队循着“文化展厅生产车间检测实验室”的调研路径,聚焦质量管控模式、标准执行机制、全链条追溯等核心维度,展开“沉浸式”研学。

“食品行业的根基在于每一个环节的严谨,从原料到成品,责任链条不能断。”在泰州市安井食品有限公司的文化展厅,企业工作人员翟文君的讲解直指行业本质。队员们通过图文展板、实物陈列及影像资料,系统学习企业“责任、正道、行动、共赢”的核心价值观,深入了解其从原料溯源到智能化生产的全流程管控体系——从助农兴农项目保障原料品质,到“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驱动工艺创新,再到“CNSA国家实验室”筑牢检测防线,具象化的实践场景让成员们深刻认识到:现代食品工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标准为基、科技为翼、责任为魂”的体系支撑。

▲图为企业工作人员为实践团成员介绍企业文化展厅。张雅茹 供图

▲图为企业工作人员同实践团成员沟通交流。张雅茹 供图

精准实践练本领:筑牢食品全链条安全防线

在食品工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是推动产业提质的重要引擎。实践团队将研学重心聚焦于实操技能提升,重点探索“专业理论与行业实践”的融合路径,呼应国家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

岗前培训中,企业人员结合案例强调:“检测数据的小数点后两位可能决定产品合格与否,规范操作是不可逾越的底线。”队员们系统学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逐章掌握样品采集、试剂配置等关键环节的技术要求,深刻理解每一项标准背后“守护公众健康”的底层逻辑——这正是对“最严谨的标准”的生动践行。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加企业内审员培训。徐航供图

进入实操阶段,队员们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严格依据GB4789.4开展沙门氏菌检测,在生物安全柜内精准控制试剂用量;遵循121℃、20分钟的参数进行高温灭菌,杜绝操作风险;参与留样管理并详细记录环境数据……每一步规范操作,都是对“最严格的监管”的具象实践。而内审培训中,“全员参与、全程管控”的质量理念,更让队员们认识到:食品安全不是单一环节的责任,而是贯穿全链条的系统工程,这与国家构建“从农田到餐桌”全流程监管体系的要求高度契合。“以前在课堂学标准,现在在实验室懂责任。”实践团成员的感悟,道出了实践对专业认知的深化。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实验室进行微生物高温灭菌操作。徐航供图

知行合一育担当:青春力量护航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优质农产品通过精深加工实现增值,既保障食品安全,又带动农民增收。通过五天的实践,实践团队将研学所得与国家战略紧密联结,在知行合一中培育“守护舌尖安全、服务产业振兴”的职业担当,更深刻理解了食品专业人才在“健康中国”战略中的使命定位。

“把专业所学融入食品质量守护一线,让青春力量护航产业升级与民生福祉。”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以此次实践为契机,持续推动校企协同育人,引导青年学子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需求,用严谨与担当为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在守护万家灯火的“舌尖安全”中书写新时代青年的责任答卷。

(通讯员 杨川宇 张雅茹 陈怡馨)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怡馨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