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医向党,医起振兴”——承德医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于沧州、衡水等地开展宣讲义诊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14 11:0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甜甜   阅读 3.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4日讯(通讯员 李甜甜)为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三农”的团队理念,承德医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于2025年7月11日至8月12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保定市、衡水市、沧州市、邢台市等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一、红医精神薪火传,青春向党筑根基

“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红医精神,薪火相传。”恰逢承德医学院八十周年,实践队员于7月10日至8月3日从承医校史馆出发,先后赴白求恩纪念馆、沧州博物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在承德医学院校史馆队员们认识到了“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校训是前辈们在战火中用行动写就的;在白求恩纪念馆队员们感悟到了“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深刻内涵;在冀东抗战廉政教育基地队员们接受了一场“一根扁担挑道义,两袖清风对人民”的精神洗礼;在沧州博物馆队员们了解到基层卫生事业从“赤脚医生”到“智慧医疗”的百年变迁。此次活动队员们深刻感受到红医精神穿越时空的磅礴力量,体会到从战火纷飞中的救死扶伤到和平年代里的守正创新,为实践队员投身国家医疗卫生事业、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医者使命筑牢思想根基。

二、学以致用惠民生,青春义诊践使命

“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提升乡村居民健康意识,推动医学助力乡村振兴,团队成员于8月1日至8月12日前往邢台市巨鹿县张王疃乡西张王疃村、廊坊市固安济民中医诊所等地开展义诊活动。队员们在西张王疃村诊所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当地村医的带领下教授乡村居民推拿实用技术,以四诊合参之法细心为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村民诊断病,还贴心准备了藿香正气水、棉签、酸梅汤等防暑降温医疗用品。团队成员在廊坊市固安济民中医诊所为居民提供测量血压、推拿按摩等服务;在炎炎夏日免费为大家提供解暑的酸梅汤;向村民分发健康知识手册并耐心解答村民关于日常生活、疾病预防等方面的疑问。本次活动不仅给人民送去健康,还增强了人民幸福感,并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的青春力量。

三、中医智慧伴成长,助乡兴育新英才

“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为助乡兴育英才,实践队员们于7月11日至8月5日走进小刘村中心小学、安平一中等地普及中医药文化和健康知识。活动伊始,队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中医知识文化科普、养生小妙招等方面进行生动有趣地讲解;队员们从生活点滴切入,妙解“药食同源”之理,推荐山楂、山药等健脾佳品;借助卡通穴位图,引导孩子们认识合谷、内关等实用穴位,学会“按揉小手防感冒”。在欢声笑语中健康理念的种子悄然种下。活动最后,队员们为每位孩子送上承载知识与关爱的文具本册,此次活动大大加深了青少年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增强青少年健康意识,扩大了中医药在教育领域的影响。

四、深耕乡土学本领调研实干助振兴

“民族要复兴,乡村要振兴。”队员们回到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带着对乡村发展的关切,走进衡水深州蜜桃产业基地、邢台金银花种植区等地,实地参观学习种植基地的现代产业链构建、科学管理种植技术、“农业+旅游”融合发展模式等先进经验。同时,队员们在种植基地参与药材采摘、分拣、包装等环节,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劳作间隙,队员们和农民闲谈,听他们讲节气与收成的关联,聊农产品销路的喜与忧。掌心磨出的薄茧、额头滚落的汗珠,让“粒粒皆辛苦”不再是课本里的字句,而成了真切的体感——实践队员读懂了乡亲们弯腰劳作时的坚韧,也望见了他们眼里对丰收的期盼、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份从泥土里长出来的体悟,让调研多了份沉甸甸的实在。队员们一边劳作,一边留心记录:村民们对改良种植技术的渴望、对拓宽销售渠道的迫切……那些饱含温度的心声最终都化作报告里扎实的字句,成为青年学子用实干为乡村振兴注入的青春力量。

“政治坚定、仁爱至诚、敬佑生命、甘于奉献。”此次活动从红色精神的汲取到健康知识的传递、从乡村义诊的温暖守护到产业调研的深入探索、从理论学习的深刻感悟到实践服务的的躬身践行,队员们始终秉持着红医向党,医起振兴的初心;感受着党的坚强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力量。未来,承德医学院“红医向党,医起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将继续秉承承医精神,以青春之名,赴时代之约,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之中,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审核:孙敬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甜甜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2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