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犁启新·鲁韵铸魂”领航先锋队的14名实践队员,满怀热忱地走进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围绕“儒家经典与当代品德培育”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且深入的实践活动,包括古籍研读、专家访谈和生活对照分析,旨在将古老的儒家经典转化为现代品德教育的生动教材,为培育新时代青年的良好品德提供坚实的文化根基 。
▲图为实践队员在万仞宫墙前合影
古朴的宫墙与朝气蓬勃的队员们相互映衬,象征着古老文化与青春力量的交融。穿过圣时门,队员们沿着中轴线前行,此时,孔庙的一隅,几位学者正在研讨儒家经典。队员们迅速行动,一组凑近倾听记录,一组主动上前与学者交流请教,问题主要聚焦在三个方面:“您觉得对当代品德培育最具价值的儒家理念是什么?”“如果将儒家经典融入青少年品德教育课程,您认为可行吗?”“以您的见解,通过什么方式融入效果最佳?”
队员们遇到的第一位访谈对象是资深文化学者王教授。王教授身着传统的中式长衫,眼神中透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执着 。面对队员的提问,教授扶了扶眼镜,认真地说:“我研究儒家文化几十年了,我认为‘自省’对当代品德培育极为关键。现在的人们太忙碌,很少停下脚步审视自己的言行。”接着补充,“比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每天反思自己,能让我们不断修正行为,提升品德修养。”
当被问及儒家经典融入青少年品德教育课程的可行性时,王教授连连点头:“非常可行,但不能照本宣科,要结合生活实例。比如通过讲述现代职场中的诚信故事,来阐释‘信’的重要性,孩子们更容易理解。”谈及融入方式,教授建议:“可以制作有趣的动画短片,把儒家经典故事生动地展现出来,孩子们肯定喜欢。”
大成殿前,队员们仰头凝视着“万世师表”的匾额,阳光洒在身上,暖意融融。走进殿内,孔子塑像庄重肃穆,两旁弟子塑像神态各异 。队员们静静地站立着,感受着这里浓厚的文化氛围,仿佛能听到穿越千年的教诲。随后,队员们来到孔府,在古色古香的庭院中,研读儒家经典,对照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分析儒家思想在当代品德培育中的具体应用。比如在处理邻里关系时,“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就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图为实践队员访谈当地游客
实践队认为,将儒家经典融入当代品德培育,关键在于打破传统与现代的界限,挖掘儒家思想与现实生活的契合点,让“仁、义、礼、智、信”等理念,化作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准则,通过动画、短视频、社区活动等形式,让古老的儒家智慧成为滋养当代人品德的源头活水。
此次实践,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三孔的价值不仅在于历史遗迹,更在于其蕴含的无尽智慧。未来,实践队将持续探索儒家文化与当代品德教育的融合路径,让儒家思想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雨晨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