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语润乡 财经赋能 | “甘语润乡”团队城北新村推普行动注入儒家富民新内涵

发布时间:2025-08-11 17:1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润蕾   阅读 5.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甘语润乡”志愿服务团走进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城北新村,开展为期8天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活动,团队巧妙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与儒家“惠民”“富民”思想、财经专业技能深度融合,以青春智慧点燃乡村发展新引擎。

▲图为推普团队抵达城北新村村委会

语言筑基:疏通政民沟通与产业发展“双脉络”

2025年8月1日至8月8日,“甘语润乡”志愿服务团深入城北新村,以“语通政民兴村有我”为主题开展筑基行动。团队与村委会干部展开深入座谈,聚焦政策宣讲、对外交流及公文撰写中的普通话应用难点,共同研讨方言与普通话的适配场景,分享提升基层效能的鲜活案例,协力筑牢政民沟通的“连心桥”。

▲图为推普团队与基层干部开展研讨交流

针对村民实际需求,团队协同村委精心策划了“语连乡邻 情暖黄河”主题活动。志愿者聚焦村民在务工就业、农产品销售等环节面临的难题,深入阐释普通话作为拓宽致富渠道、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关键纽带作用,有效激发了村民的学习热情,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有力的语言支撑。

▲图为村民们专注听讲座

财经赋能:儒家“富教相济”理念落地田间

本次行动特别组建“财经推普”小分队,将服务维度纵深拓展。在扎实推普的同时,团队为乡村干部、合作社带头人、返乡创业者量身开设“甘语润乡音 财智护农心”志愿服务。服务内容涵盖乡村经营痛点,基础财务规范、惠农金融政策精准解读、小微项目成本核算等实用技能。

团队将千年智慧转化为提升乡村主体财经素养、助力其合规经营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行动。在这里,财经知识成为“教”的核心载体,普通话成为“教”的畅通媒介,二者协同发力,共同指向“富民”的根本目标,让“富教相济”的思想在城北新村的经济土壤中焕发新生。

▲图为团队指导教师与返乡创业者进行交流

服务期间,团队组织学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扎根田野的经济生态调研。学生们走访农户、合作社,运用财经专业知识分析当地产业现状与发展瓶颈,撰写融合儒家“民本”思想的调研报告,为城北新村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和务实建议。这一过程,不仅是专业知识的应用场,更成为培养学生关注乡土、心系家国、服务人民的深厚情怀和使命担当的生动课堂,深刻传承了儒家“以天下为己任”的文化基因。

▲图为志愿者入户调研

文化传承与产业激活:普语连接乡土与世界

文化传承方面,“普语导游行·畅游黄河三峡”活动由志愿者用标准普通话生动讲解景点,并邀请村民模仿练习,现场纠正发音。“我是家乡小导游”普通话比赛和“乡村故事会”接续登场,孩子们用普通话深情讲述黄河畔的奋斗故事与邻里互助温情,让乡音乡情在规范表达中更具感染力。

▲图为推普团队与获奖小朋友合影

产业激活环节,“果园直播初体验”将推普与财经赋能推向高潮。志愿者与村民深入种植果园,从零教授普通话直播技巧与营销话术。团队现场示范如何将方言“咱这果子甜哩很”转化为更具吸引力的“黄河水滋养的有机鲜桃,脆甜多汁,邀您品尝”,并结合微课堂所授的成本核算知识,引导村民科学定价。此举旨在让普通话真正成为乡村好物走出田间、搭上电商快车的“语言引擎”,为产业振兴注入新动能。

▲图为志愿者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展销”模式销售蜜桃

青春答卷:书写推普兴村新篇章

▲图为团队与城北新村基层干部合影

▲图为推普团队在城北新村蜜桃种植地推广帮扶

此次城北新村之行,“甘语润乡”团队成功将普通话推广深度融入基层治理效能提升、村民生活品质改善、乡土文化传承发扬、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等多个维度,并创新性地注入了儒家富民思想和财经专业技能的强大支撑。未来,团队将继续深耕黄河岸边的广袤乡土,持续探索“推普+”模式,推动普通话成为解锁乡村振兴潜能的“活力密码”,以青春之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绘就城乡共融、民族同心的壮美画卷贡献智慧与力量。

( 通讯员:吴文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润蕾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8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