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赤旗引航,青峦筑梦” 实践队走进石门山镇,他们以脚步丈量乡土,在产业、文化、民生、教育等多领域留下青春印记,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后夏庄村供销社前合影
后夏庄村座谈会:听驻村书记谈成长与担当
实践队首先来到了后夏庄村,并在这里与后夏庄村第一书记郑本凤开展了一场座谈会。郑本凤书记结合驻村一年多的实践经历,用争取 4 万元资金安装 200 盏太阳能路灯、精心开设 “政德讲堂” 等扎实实绩,生动诠释了“有目标、有情怀、能干事、守底线” 的青年成长准则,勉励学子们要把学问真正写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
图为郑本凤书记分享自己的驻村经历
图为实践队带队老师与郑本凤书记交流学习
探访村容村貌与非遗:探寻传统与创新的融合
座谈会后,实践队成员参观了后夏庄村的村容村貌,感受乡村振兴浪潮下后夏庄村的改变。在后夏庄村的 “石门山红炉锻造技艺” 非遗传承点,大家驻足观摩老师傅将铁块千锤百炼锻造成农具的过程,并探讨传统技艺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创新价值与传承路径。
图为实践队成员参观后夏庄村供销社
图为实践队成员参观后夏庄村非遗传承点
走进红色旧址:感悟红色基因传承使命
随后在郑书记的带领下,实践队走进曲阜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黄沟村,作为山东省革命文物,这处旧址静静见证着 1938 年曲阜党组织的萌芽与成长,实践队成员在此重温革命历史,深切感悟 “红色基因需代代相传” 的时代使命。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纪念碑合影图为曲阜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纪念碑
活动总结:以专业所长持续贡献青春力量
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让青年学子在泥土芬芳中增长才干,更锤炼了他们服务国家的使命担当。未来,实践队将持续跟踪乡村需求,以生物专业特色助力农业建设,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曲阜市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多青春智慧与力量。(撰稿人:鲁新硕)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孙婕瑜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