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衿力行传乡振 ·言泽长北育新禾——河池学院“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5-08-10 19:4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蓝秋棉   阅读 850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为响应国家推广通用语言文字、服务乡村振兴号召,近日,河池学院“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奔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驯乐苗族乡长北村开展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在苗乡基层,青年们致力于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用普通话架起民族团结之桥,为乡村振兴注入语言动能。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必横屯开展实践合影。

童心筑梦,普语育苗润新禾

在长北村必横屯,实践团聚焦少年儿童群体,量身打造特色推普课程。将语言学习与安全知识巧妙融合,创编防溺水苗语口诀,让孩子们在熟悉的乡音中牢记安全要点;《普通话搭彩虹桥》课程别出心裁,以苗族银饰的串联特性类比拼音组合,生动诠释“说好普通话,能让各民族像银饰上的纹样一样紧紧相依”。

中国结编织课堂上,红绳交织间,孩子们领悟“中华一家亲”的深刻内涵;《示儿》书写比拼中,笔墨飘香里,汉字的方正风骨与家国情怀悄然扎根;《爱我中华》大合唱时,稚嫩歌声传递出对民族共同体的赤诚热爱。团队队长蓝秋棉以自身从石山深处考入大学的经历激励孩子们:“普通话是走出大山的钥匙,它能打开知识的大门,让我们用学问改变命运,将来带着本领回报家乡。”

图为实践团成员展开实践活动

乡音传情,移动课堂助振兴

针对成年村民,实践团创新推广形式,让普通话学习融入日常生活。通过民族团结歌曲教唱、趣味宣讲等方式,潜移默化中阐明普通话对拓宽致富路、衔接大市场的重要性;设立“移动推普站”,用村民熟悉的桂柳话搭配苗语翻译,发放图文并茂的推普手册,让知识易懂易学;分组入户走访时,队员们手把手指导村民填写调查问卷,在拉家常中记录语言使用需求,针对性解答智能手机操作、电商平台沟通等场景中的普通话应用问题。

傍晚时分,实践团成员还与村里的孩子们一同清扫村道,在劳动中践行文明新风,让“说普通话、做文明人”的理念具象化、生活化。

图为实践团成员讲解推普手册

长效赋能,共绘团结同心圆

为让推普成果持续扎根苗乡,实践团丰富课堂形式,将剪纸、石榴画、手势舞等元素融入教学,让普通话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走访中,老党员“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精神深深感染队员,为实践团注入“久久为功推普”的信念。

图为实践团成员展开实践活动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尧丰屯开展推普实践合影

活动收官之际,实践团与长北村委签订长期帮扶协议,承诺通过线上辅导、定期回访等方式,持续助力苗乡青少年语言能力提升。实践队员周靓感慨:“这次长北之行,是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的生动实践,我们在教与学中读懂了‘语言兴则乡村兴’的深意,更明白了新时代青年该如何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作为教育部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协同团队,河池学院实践团以实际行动证明:普通话不仅是沟通工具,更是民族团结的黏合剂、乡村振兴的加速器。在这片多民族聚居的土地上,青春的声音正与乡音交织,共同谱写“中华一家亲,同心共筑梦”的动人乐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蓝秋棉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2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