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绳结到心结:一场心灵奇妙之旅——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大山天使计划团队赴富顺社区开设暑期托管班

发布时间:2025-08-10 19:2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程依郎 林心怡   阅读 3.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13月32日讯(通讯员 程依郎 林心怡)一双双黑白分明而又充满渴望的眼睛紧盯着大屏幕,这里的孩子们充满了对未来两个星期课程的好奇。窗外此起彼伏的知了声也掩盖不了教室内孩子们的热情,种子在土地里发芽,而另一种生长,正发生在这些小而倔强的身影中。

图为编绳课堂上孩子们在认真地学习

8月7日到22日期间,西华大学“大山天使计划”团队来到绵阳市三台县富顺镇,开展了主题为“泥土中的孩子,乡野里的夏天”的夏令营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广泛组织和引领青年学生投身乡村开展社会实践,为乡村里的孩子们送去关怀与欢乐,陪伴并见证他们的成长。

童心巧手 编织快乐

8月7日下午,志愿者小林姐姐以无字绘本《一根绳子》为引,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引导孩子们观察画面中红线的千变万化。这根绳子可以是晾衣绳下的躲与藏,可以是齐心合力的纤夫之歌,也可以是跟老虎拔河争高低等等。孩子们争相举手,畅想绳子的奇幻旅程。绘本中关于“连接”与“成长”的隐喻,让简单的故事充满哲思,课堂笑声与惊叹声不断。

图为志愿者在讲解绘本故事

绘本共读后,小林姐姐带来了编织v型手绳的课程,向孩子们介绍了绳编的种类以及历史渊源。在此基础上,小林姐姐拿出了五彩编织绳,播放视频示范“V型手链”的制作技巧。从打结固定到交叉缠绕,孩子们起初有些手忙脚乱,但在志愿者们的耐心指导下,他们很快掌握了诀窍,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我要编最漂亮的手绳送给妈妈!”一名小女孩兴奋地说道。小小的手绳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专注力,更让他们体会到“坚持就能完成”的成就感。

图为志愿者帮助小朋友编绳

认识自我,绽放独特

8月8日早上的活动在温馨的晨读中拉开帷幕。随着轻缓的纯音乐,小林姐姐为孩子们朗读诗歌《你就是你》,通过结合图片的方式,传递“要勇敢做自己”的理念。“我喜欢诗歌里说的‘如果你就是你,那就静静微笑,沉默不语!’”一位小朋友大声分享道。朗朗读书声中,孩子们思考着自己的特点

紧接着,小林姐姐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自我认知主题活动——“独一无二的我”。在“遇见小王子”环节,小林姐姐播放了《小王子》的片段,引入问题:“如果你是飞行员,在撒哈拉沙漠遇见小王子会怎么介绍自己?”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跑上讲台,积极地介绍自己。“艺术创作”环节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孩子们用粘土制作“我的自画像”,拼出他们心目中自己的样子。小林姐姐鼓励大家:“每一个粘土小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你们自己一样。”接下来的几个环节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图为小朋友与自己的黏土合影

最后“回到我的星球”环节上,孩子们写下对自己的期许,每一张便利贴都承载着纯真的愿望。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可以在自己的路上,闪闪发光。

图为小朋友们的“星空墙”

小林姐姐在课堂的最后表示:“每个孩子都值得被看见、被肯定,希望通过活动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勇敢地做自己。”

播种希望,步履不停

在接下来的实践中,其他志愿者也会陆续为小朋友们带来生动有趣的课程,给孩子们留下一段美好的暑假时光。让乡村孩子能认识更广阔的世界,未来也会有更多青年志愿者投身乡村教育中,为乡村孩子带去更多可能。

撰文 | 林心怡 孟令超

图片 | 缪思婕 刘昕竹 曹屹涵

审核 | 程依郎 王木子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程依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5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