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学院“三下乡”:青春护航乡童路 艺起悦读绘童心

发布时间:2025-08-10 18:5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曹人耀 李子涵   阅读 2.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8日讯(通讯员 曹人耀 李子涵)七月的晨雾轻笼着翁家社区的稻田,退役军人服务站的窗前,早已挤满了一双双期盼的眼睛。7月8日至15日,邵阳学院“艺起悦读,书香翁家”教育关爱服务团13名队员,在翁家社区与25名孩子共同度过了难忘的七天。颜料斑驳的小手、精心设计的教案、立体书中跃然而出的惊喜……都在诉说着一个关于梦想与陪伴的故事。

艺术启蒙,绘就童梦底色

初抵之日,绘画便成了打开心扉的钥匙。六年级小肖笔下的熊猫踩着音符在云间起舞,稻田流淌成紫色星河,云朵生出翅膀翱翔。20多幅童趣盎然的画作点亮了“童心画廊”,孩子们踮脚寻找自己作品时眼中闪烁的光,瞬间驱散了队员们的忐忑。手工区里,梧桐叶脉舒展如蝶,孩子们专注制作书签。当立体书“会开门的汉堡”在小胡手中神奇立起,她惊愕捂嘴的神情,是梦想被点燃的最生动注脚。蓝印花布的冰裂纹理让孩子们惊叹“像冬天的窗花”,宝庆烙画的神秘引发了“烙铁会烫疼木头吗”的天真发问。漆扇课上,小夏高举绘有哪吒图案的扇子大喊“我命由我不由天!”——古老技艺与新生命的对话,在奔跑的田埂上扇起微风。

图为志愿者带领小朋友制作立体书。曹人耀 供图

书声琅琅,勇气破茧而出

朗诵比赛是梦想舞台的初试啼声。午后的阅读角书香弥漫,孩子们对“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来暖和了吗?”的追问,闪耀着纯粹的求知火花。比赛日,小左站在临时小舞台朗诵《静夜思》,卡壳在“低头思故乡”时小脸通红。台下稚嫩的“加油”声浪涌起,她最终紧攥汗湿的拳头,挺直胸膛完成朗诵。方寸舞台之上,勇气悄然拔节生长,那是乡村孩子面向世界发出的自信初音。

图为朗诵大赛获奖小朋友与老师、志愿者进行合影。庞佳瑶 供图

跃动活力,汗水浇灌韧劲

运动场是释放天性与磨砺意志的乐园。跳远垫旁,沾着晨露的凉鞋急切确认成绩;乒乓球台见证着从“捡球大赛”到“你来我往”的蜕变;小晗球鞋在水泥地上磨出的印痕,刻录着不言弃的倔强。晒谷场上的沙包大战,“猛虎队”与“飞鸟队”的呼喊震天。一句“不许砸小陈!”的关切,让呼啸的沙包默契地慢了半拍——这份同伴间的守护,是汗水之外的无价收获。

守护梦想,播撒希望种子

服务根植于真实需求。队员们走家串户,递上精心编印的《乡村儿童安全守护手册》,图文并茂普及防火、出行安全及防性侵知识。“哪些地方是‘小秘密’?”的互动问答中,孩子们眼神从羞涩到坚定,让守护有了沉甸甸的分量。调研发现,孩子们课外读物匮乏、缺乏引导。他们反复摩挲旧书的渴望,坚定了团队建设“流动书屋”的决心,为梦想之花提供更丰沃的土壤。

图为志愿者下乡入户发放、讲解《乡村儿童安全守护手册》。 祝玲 供图

星光守望,静待梦想花开

离别清晨,文化活动中心门槛被小脚印磨得发亮。孩子们将心爱的画、书签、漆扇塞满队员怀中。小航紧拉衣角,未语泪先流:“小曹老师,你们明年还来吗?”队员们蹲下身,在每只摊开的小小掌心里画下一颗五角星:“记住这颗星。无论我们在哪里,它代表我们的目光,会一直看着你们,像星星一样,勇敢发光,越飞越高。”

车驶离社区,后视镜里的身影渐融入翠绿田野。肩上沉甸甸的,是七天的深刻体悟:乡村教育最动人的篇章,深藏在惊喜的轻呼、卡壳时攥紧的拳头、离别掌心交叠的温热里。

当13份青春热忱遇见25颗乡土童心,播撒下的艺术、勇气、安全与文化的种子,微小却蕴含着向上生长的坚韧力量。邵阳学院的青年们,愿做远方永恒的星光,在时光长河里,守望这些用光影与心灵记录下的希望,静待更多梦想在乡土间绚丽绽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子涵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