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0日讯(通讯员 石琳)近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九曲安澜实践队”来到山东省淄博市,围绕土地流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展开了全面且深入的调研。
实践队员们带着问卷,穿梭在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与农户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在与村民张大爷交谈时,他感慨地说道:“以前自己种地,地块小又分散,用不了大型机器,浇水施肥全靠人力,一年忙下来,收成好的时候也就勉强够一家人的开销。”而自从村里推行土地流转政策后,张大爷把自家的5亩土地流转给了专业的农业合作社,每年除能获得土地租金外还能在合作社打零工获得额外的月收入。“现在生活可好多了,不仅收入稳定,还不用像以前那么累。”张大爷补充道。队员们注意到,在谈及现在的生活时,张大爷的语调明显轻快了许多,眼神中流露出踏实和希望。
不过,在走访过程中,实践队员也发现并非所有农户都对土地流转持乐观态度。村民卢阿姨就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土地流转出去了,虽然眼前能拿到租金,但万一以后合作社经营不善,或者政策有变化,农民的权益该怎么保障呢?”深入了解后,实践队员发现,不少农户对流转合同细节、权益保障仍有疑虑,这反映出在土地流转推进过程中,政策宣传和解读工作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农户们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图为实践队员就“土地流转”问题与村民交谈。
整齐排列的现代化农业大棚,是实践队在调研过程中看到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这些大棚是土地流转后规模化、集约化农业发展的成果体现。走进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大棚种植基地,智能温控系统、自动化灌溉设备等先进设施一应俱全。合作社负责人介绍说,通过土地流转,他们整合了周边、分散的土地,统一规划建设了这些现代化的大棚,用于种植高品质的蔬菜和水果。在过去,这些土地分散在众多农户手中,主要种植传统的粮食作物,经济效益较低。而现在,通过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基地生产的农产品不仅产量大幅提高,而且品质优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负责人自豪地说到:“土地流转让村民能够集中资源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农业生产,不仅带动了周边农户就业,还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图为合作社的农业大棚种植基地。
实践队员来到当地农业技术服务站,与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合作社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土地流转的运作模式和取得的成效。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合作社通过与农户签订规范的流转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同时,合作社积极对接市场,拓展销售渠道,与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了农产品的订单式生产,有效降低了市场风险。
▲图为队员与合作社负责人交谈。
在谈到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时,负责人表示:“土地流转不仅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升级,还带动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一方面,村民在农产品加工上进行了初步尝试,开发了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品,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吸引了一些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合作社还积极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模式,计划依托现有的农业种植基地,开发农业观光、采摘体验等乡村旅游项目,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图为曲阜师范大学九曲安澜实践队合照。
通过此次实地调研,九曲安澜实践队员对黄河流域农村土地流转与经济发展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认识。他们看到了土地流转在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产业升级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农户权益保障机制不完善、土地流转市场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旅融合发展缺乏深度等。未来,“九曲安澜实践队”将继续关注黄河流域农村土地流转与经济发展的动态,持续深入开展调研和研究工作,以青春的智慧和力量,为推动黄河流域乡村振兴、实现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方案和思路。
撰文 | 石琳
图片 | 石琳
审核 | 夏英语 王中贞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石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