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七月,炎炎夏日,实践队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奔赴这座被誉为共和国摇篮及“红医精神”发祥地——江西瑞金。
瑞金是一座淬炼理想信念的英雄城市。苏区时期,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瑞金工作,生活,战斗了五年八个月,在这里创建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开启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伟大预演。为了中国革命,当时仅有24万人口的瑞金有11.3万参军参战,有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5.1万人,全市有百名以上烈士村65个。家家有红军,户户是烈属,为中国革命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特大贡献。一踏上先烈鲜血浸染的这片土地,我们顿感充满信仰的力量。
一、将微团课搬进1933年的无影灯下
7月24日清晨,滨州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薪火红医”实践队循着傅连暲院长的脚印抵达叶坪。中央红色医院旧址静卧于朱坊村,青砖灰瓦间仍回荡着90年前的手术钳声。这家医院是“整体搬迁”而来。1933年,在毛泽东主席倡导下,福建长汀福音医院迁往瑞金。傅连暲院长捐出价值两千余银圆的器械与药品,携全家迁往瑞金,被《红色中华报》誉为“苏区第一模范”。此后,红色总医院成为中央苏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医术最高的综合性医院,首批收治80余名红军重伤员,王稼祥、蔡树藩等高级将领于此痊愈重返前线;医院亦免费为当地群众施治,曾成功抢救难产孕妇,被百姓亲切称为“我们自己的医院”。旧址仍留存红色卫生学校的招生简章及授课内容,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投身革命的优秀医学人才。
与此同时,在中央红色医院,“薪火红医”实践队录制了《探寻红色医脉,传承初心使命》微团课,追索支撑医疗工作者坚守的精神力量,体悟革命先烈的初心与担当。同学们第一次得知,傅连暲院长曾将福音医院的全部设备装上扁担,随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也第一次意识到,今日手中的听诊器,连着跨越时空的使命。今天的我们,理应以革命先辈为青春坐标,以医术守护生命,以信念托举理想。
图为中央红色医院旧址 李昊熙摄
二、在旧址、田野与祠堂里触摸历史温度
7月25日,红井旁,叶坪镇朱宏群医生把三代行医的斑驳药箱摆到石桌上,箱盖内侧仍可见“敬佑生命”四字墨迹。他抚摸着祖父留下的银针说:“红医精神不是口号,是扎进土地的根。”朱家三代行医,他们始终坚守在医疗一线,为乡亲带来触手可及的医疗服务。同时朱医生向我们娓娓讲述中央红色医院的往事,以及行医路上刻骨铭心的病例。他寄语新时代医学生,要刻苦钻研,赓续红医精神,牢记初心使命。
图为采访朱宏群的图片 李昊熙摄
当日下午,实践队来到叶坪镇政府,采访宣传部干事李志强多年来坚持着对红医精神的宣传,他对实践队说:“有红色信仰的医生叫做红色医生,传承的精神就叫红医精神。红医精神一方面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传播,但这是十分有限的,更要靠来到当地研学过的单位以及群体去做宣传”。
图为采访李志强的图片 李昊熙摄
7月26日,实践队走进瑞金市,先后采访瑞金市红色文化传承协会书记杨青山、会长钟艳均,以及瑞金市戏曲家协会主席、协会总导演邹勇。他们带领实践队重温瑞金那段峥嵘岁月,深入挖掘当地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系统梳理红色基因传承过程中的现实挑战,并积极探索新时代红色文化创新传播的实践路径。他们说:“瑞金是一座红色城市,它有着伟大历史,如今的瑞金人民大多都是红色后代,叶坪镇更是红医精神的发源地。我们要宣传正确的红色历史,大力弘扬红色精神。”
三、把青春写进瑞金的晨雾与夜色
7月27日,在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金色标语下,实践队完成最后一课。在纪念馆里,收藏着中央红色医院使用过的药碾,为国家二级文物。这只药碾由生铁浇铸而成,通体灰黑,由碾盘和碾槽两部分组成。碾盘为圆盘状,手柄为铁制,碾槽呈船形,中间有一条“V”形槽,用于盛放药材。它曾在苏区时期被中央红色医院用于碾制中草药,救治了无数红军指战员。它让实践队明白,“红医”不仅是穿白大褂的战士,也是这只静静躺着的药碾,是千千万万用双手托住生命的普通人。所以,“今天的我们,是站在傅连暲的听诊器上眺望未来。”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令队员们深切感知红医在烽火岁月中的重大作用,也更加坚定了传承红医精神的信念。
四、星火归巢,青春作答
7月28日,列车驶离瑞金。车窗外的稻田向后奔跑,像一页页翻过的历史,让实践队员们想起傅连暲院长的一句话:“把医院背在肩上,就是把人民放在心里。”
今日,“薪火红医”实践队将红医精神的火种播撒校园,以青春之名续写新时代的医者仁心,让听诊器聆听百姓的心跳,让白大褂闪耀初心的光芒。在“健康中国”的伟大征程中,这支跨越九十载的青春接力棒,正书写着与革命老区隔空对话的时代答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才韵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