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访古探戏魂 木偶传情映匠心——佛山大学“法润凤城”实践队探访潮州铁枝木偶戏

发布时间:2025-08-09 22:1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郑润妍   阅读 4.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连接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能够在促进乡村振兴中发挥非遗服务当代社会、造福人民的作用。

千年木偶传奇  潮韵风华尽显

铁枝木偶是潮州非遗的艺术表演形式,潮州铁枝木偶俗称“纸影戏”,是木偶艺术的稀有品种。潮州铁枝木偶由连在后面的三枝铁枝操纵,保留了皮影操纵特点;剧目、表演动作、音乐唱腔与潮剧相同,以其生动的形象和精彩的表演而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图为实践队摄制短片的封面

明朝时期,铁枝木偶从福建传入潮州,由皮影戏逐步演变而来。至清代,它正式形成,经历了从平面剪影到“阳窗纸影”,再到“圆身纸影”的转变,虽然形态不断进化,但其操纵方式依旧保留着皮影戏的特点。因其剧目、唱腔与潮剧相同,表演也极具戏曲特色,故而又被称为“微型潮剧”。

铁枝木偶的演出足迹遍布粤东、粤南、香港、中国台湾等地,甚至远渡重洋,在东南亚一些国家也广受欢迎,成为联结海内外华人情感的文化纽带

观木偶品古韵 赏铁枝承非遗

幕布之后

铁枝轻提 木偶起身 一抬一落

演绎着世间百态……

近日,佛山大学法学院法润凤城实践队前往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队员们采访了潮州市潮安区铁枝木偶非物质文化遗产区级传承人、金石镇老三正顺剧团会员——许绍群老师,寻找潮州铁枝木偶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性发展的新路径。

在现场,许师傅向实践队队员表演了一段早已失传的“张扇”表演。只见他左手中指、无名指与小指稳稳握住主杆“背线”,支撑起木偶的身躯,拇指和食指则轻巧夹捻左臂铁线,右手灵活地操控右臂铁线。随着艺人手腕的轻抖、微转,木偶的手臂缓缓抬起,手中的扇子仿若有了生命。先是扇尖轻轻一动,而后手腕发力,“唰”的一声,扇面迅速展开,动作一气呵成。紧接着,艺人通过不断变化手指力度,木偶开始摇扇,扇面轻缓摆动;木偶在许师傅的操控下动作灵动、栩栩如生,仿佛拥有了自己的灵魂。

图为许师傅正在表演铁枝木偶

执枝学偶探戏魂 亲习非遗助传承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让文化的种子真正生根发芽。最激动人心的莫过于亲身体验环节。在许绍群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实践队队员纷纷拿起手中的“小演员”,尝试着操控它们完成简单的动作。

从最初的笨拙到逐渐掌握技巧,每一步都充满了探索的乐趣与成就感。那一刻,他们不仅是观众,更是文化的传承者与参与者,用自己的方式,让这份古老的技艺焕发出新的活力。

图为铁枝木偶传承人在向实践队队员传授相关知识

访传人聆匠韵 探木偶悟匠心

“在谢神、游神、祭祖、婚庆等民俗活动中,都少不了铁枝木偶戏,再加上铁枝木偶戏团体小,只需要一块长4米、宽4米的地方,就可以支起戏台来表演。”铁枝木偶潮安区区级传承人许绍群师傅告诉法润凤城实践队。

在许师傅眼中,传统文化是国家命脉。他盼着铁枝木偶技艺不止于“传承”,更能“创新活态”——与影视业、旅游业结合,以不同的方式,走进更多人的视野,让古老技艺真正“活”在当下。在采访中,许师傅特别鼓励大学生:非遗是民族瑰宝,年轻人们要有知识、有创意,不妨多接触铁枝木偶这类非遗,用“专业+传统”的新方式传播推广,让更多人看见非遗魅力!

图为铁枝木偶潮安县区级传承人许绍群师傅接受实践队的采访

从青葱岁月到古稀之年,近半个世纪的坚守,铁枝木偶戏早已融入许绍群师傅的生命中。深入骨血的热爱和坚守传承的使命,驱使着他即使面临着表演市场萎缩、制作技艺繁复、传承乏人、收入微薄,依然选择坚守、探索、传承。

潮音托木偶,铁枝系乡情

为了进一步研究铁枝木偶这项非遗的魅力,法润凤城实践队队员受邀前往汕头市澄海区开展实地考察,同时取得了与汕头市澄海新艺术木偶剧团的联系,以了解铁枝木偶的现实意义。

图为传承人向队员演示铁枝木偶表演过程

在一些地方的庙会活动中,铁枝木偶戏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庙会通常是民众聚集、交流的场所,铁枝木偶戏的表演不仅为庙会增添热闹,也被认为具有祈福、驱邪的寓意。铁枝木偶陪伴了一代又一代潮汕人的成长,凝聚了潮汕人的集体技艺,融入了潮汕人的精神与文化中并生生不息,寄托着一方水土的民众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

文化薪火映校园 同心共筑非遗梦

如今,潮州木偶戏面临“木偶不会老,‘玩’偶人先老”、年轻一代“不玩偶”的传承困境,相关研究也面临长期得不到重视的问题。因此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春光小学开展了《潮韵传承:指尖上的非遗瑰宝——铁枝木偶戏》非遗主题课程。

课堂上,队员们通过短视频生动直观地展示铁枝木偶戏的精彩表演片段,并深入浅出地介绍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起源、独特制作工艺与精巧表演技巧。学生们饶有兴致地近距离观察木偶的关节构造与动作配合,真切感受铁枝操控下“方寸舞台显百态”的艺术魅力。在随后的互动问答环节,同学们积极探讨,深刻认识到铁枝木偶戏不仅是引人入胜的表演艺术,更是潮汕人民世代智慧的璀璨结晶,有效增进了同学们对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与认同感。

图为实践队队员向学生们介绍铁枝木偶

图为学生们在体验铁枝木偶技艺

指尖非遗焕新韵  文创执笔绘乡村

法润凤城实践队深度融合潮州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与现代设计理念,以及多种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元素相结合,设计出了一套富有特色的潮州铁枝木偶文创产品。

图为实践队自主设计的铁枝木偶文创产品

这不仅是对潮州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诠释与创新发展,更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一次生动实践。佛山大学法学院法润凤城实践队对铁枝木偶的创新性设计,让这一古老技艺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的光彩,同时铁枝木偶的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能够得以广泛传播,进一步增强了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木偶代代相传 技艺岁岁长青

潮州铁枝木偶,承载着中原移民的文化记忆,凝聚着潮汕工匠的匠心,更是乡土社会的精神寄托。它仅仅凭借三根铁枝,便能在小小的舞台上,生动演绎出人间的悲欢离合,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一个家族对传统的坚守与对创新的不懈追求。

图为实践队员与传承人的合照

衷心希望

铁枝木偶这朵民间艺术之花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让更多人领略到这一指尖上的非遗传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管子悦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5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