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廖欣雨)在湖南省“芙蓉学子·乡村振兴公益计划”省级项目的引领下,邵阳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心声”志愿者服务团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建设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于近日深入邵阳市塘坪村,开展了一场融合专业调研、劳动实践与精准服务的综合行动,以实际行动响应时代号召,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活动启程前,团队在校内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筹备。成员们立足音乐专业优势,精心策划了以合唱艺术服务乡村“一老一小”群体的核心方案。他们系统梳理了契合儿童美育启蒙与老年精神文化需求的合唱曲目库,并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辅导预案。同时,团队广泛收集国家关于乡村文化振兴、美育浸润及“一老一小”工作的最新政策精神,确保服务方向精准对接国家战略。
抵达塘坪村后,服务团迅速投入扎实的实地调研与深度走访。成员们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与村民促膝长谈,细致了解留守儿童的艺术教育资源现状、日常文化生活以及老年群体的精神需求与娱乐习惯。为更真切地融入乡村、体验民生,服务团成员主动投身农忙,在炎炎烈日下帮助村民抢收稻谷。金黄的稻田里,年轻学子们挥汗如雨,躬身实践,这不仅是一次生动的劳动教育,更拉近了与村民的情感距离,使团队对乡村生活的体察更为深刻,为后续精准实施文化服务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实践认知。
基于详实的调研和亲身的劳动体验,服务团迅速锁定服务重心。针对村内留守儿童,团队以艺术教育为桥梁,童声分团精心选取并指导排练了具有深刻社会关怀内涵的合唱作品《桐子花开》——该曲源自一部描绘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时代变迁的大型交响音诗,其动人的旋律承载着对特定群体的深厚情感,成为孩子们艺术表达与情感共鸣的载体。面向村中老年人,团队组建“桑榆合唱团”,悉心教授《在希望的田野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凝聚时代记忆的经典歌曲。铿锵有力的旋律点燃了老人们的热情,歌声在村中回荡,成为传承红色精神、凝聚乡村文化力量的有效方式。
此次塘坪村之行,“心声”志愿者服务团以扎实的调研开路,以真诚的劳动融入,最终以专业的合唱艺术精准服务“一老一小”。活动不仅丰富了留守儿童与老年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在田间地头探索了高校青年服务乡村、将美育扎根基层的有效路径,生动诠释了青春力量在乡村振兴伟大实践中的责任与担当。团队将继续深耕这片沃土,让艺术的种子与奋斗的汗水共同浇灌出乡村文化振兴的繁花硕果。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覃杨程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