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闽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畲韵高安”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漳州市华安县高安镇,以 “沃野践悟,畲韵振兴” 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里,用青春行动书写校地协同、文化传承、科技助农的故事。
校地共建启新篇,书香温情润童心
7月6日上午,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暨图书捐赠仪式在高安镇举行。闽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畲韵高安”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将精心挑选的百余册图书递送到高安中心小学师生手中。这些图书涵盖科普知识、文学经典等类别,为孩子们搭建起知识拓展的新平台。随着社会实践基地正式授牌,这一平台将成为闽南师范大学学子深入基层、践行实践育人理念的新阵地,也为高安镇引入高校智力资源、助力教育发展添砖加瓦。
▲图为闽南师范大学物信学院与高安镇举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科技支教播星火,智慧赋能育新芽
实践团发挥专业优势,为高安中心小学带来别开生面的科技课堂。在“人工智能的奇妙世界” 课程里,成员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孩子们讲解AI基本概念。互动问答环节,孩子们踊跃举手,“AI能画画吗?”“机器人会自己思考吗?”一个个问题,展现出对科技的好奇。AI生图创作实践中,孩子们发挥想象,输入关键词,看着屏幕上生成的奇妙画面,兴奋地交流分享,科技的种子悄然种下。
同时,实践团还为当地党建工作提供“智慧助力”。成员代表结合实际场景,演示如何用AI一键生成党建PPT、快速整理会议要点,让党建工作更高效,以科技赋能基层治理 。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高安中心小学开展AI科普课堂。
科普心育相融合,趣味互动促成长
高安中心小学的教室里,实践团打造的“科普+心育”课程热闹非凡。物理教具展示区,“液压控制机器人”吸引孩子们目光,成员们演示并讲解力的传递原理;“楞次定律可视化演示仪”前,大家围拢观察,探寻电磁感应的奥秘。趣味实验环节,“神奇的火山喷发”实验中,红色液体模拟的“岩浆”涌出,孩子们惊呼不断,在动手体验中感知化学变化;“魔法喷气托马斯”则让大家直观认识空气动力。
心理素拓活动同样精彩,“以鼓击球”考验团队协作,孩子们相互配合,调整节奏;“投石过河”游戏里,大家出谋划策,传递信任。科普与心育并行,助力孩子们全面成长 。
▲图为实践团成员带领高安镇中心小学学生开展心理素拓活动
畲乡走访品民俗,文化交融绘新景
走进坪水村,畲族特色建筑五美堂、崇德楼静静伫立,承载着畲族历史与文化。实践团成员漫步其中,观察建筑细节,聆听文化传说,感受畲族文化的厚重。
午后,畲族泼水节的欢快氛围弥漫开来。实践团成员手持水盆,与村民们相互泼水,水花飞溅,笑声回荡,这是畲汉同胞共庆的欢乐时刻,祈愿的美好寓意在水花中传递。
夜幕降临,民俗文化晚会拉开帷幕。畲族服饰展示环节,绚丽服饰搭配独特银饰,尽显民族风情;竹竿舞表演时,成员们与畲族同胞携手,在竹竿开合间跳跃,沉浸式体验民俗魅力,文化交融的画卷徐徐展开 。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畲族同胞共庆民俗文化晚会。
产业调研察实情,探寻振兴新路径
实践团深入邦都村蔬菜基地与西洋村朱顶红种植基地,调研产业发展。在邦都村,规整的蔬菜大棚里,各类蔬菜长势良好。通过与种植户交流,成员们了解到“流转+地租+二次红利”模式盘活土地,但也发现种植结构单一、市场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
西洋村朱顶红种植基地里,冷库催花技术让花朵反季节绽放。种植户介绍,借助直播电商,朱顶红远销各地,拓宽了销路。实践团成员详细记录,分析科技与电商对产业的推动作用,思索助力产业升级的办法 。
▲图为实践团与高安镇当地人员合影留念。
为期三天的实践,闽南师范大学“畲韵高安”社会实践实践团以行动践行使命。从校地共建的教育助力,到红色精神的传承感悟;从科技支教的智慧播撒,到畲族文化的交融体验,再到产业调研的发展探寻,成员们在基层实践中收获成长。他们将继续以青春之姿,扎根乡村振兴一线,让所学所知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力量,书写属于青年的担当答卷。(通讯员 蓝颖 曾俊伟)
撰文:曾俊伟 蓝颖
供图:章紫瑶
审核:李宜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曾俊伟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