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组织引领青年学生在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作出贡献,新疆第二医学院组建了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校级团队,27名师生怀揣使命与担当,于7月6日-14日,奔赴喀什地区巴楚县多来提巴格乡色尔古努什村开展为期7天医疗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义诊启航:专业服务暖人心
7月6日,实践团成员携带各类医疗仪器,在带队老师的引领下精神抖擞地抵达义诊点。不同专业的学生各展所长:中西医专业学生运用“望闻问切”细致问诊;口腔专业学生专注检查居民口腔健康;护理专业学生熟练测量血压,轻声关怀询问身体状况……现场更有上海援疆银龄专家坐诊,为居民诊治内科与眼科疾病。临床医学2024-04班欧阳宇池同学跟随上海援疆眼科专家丁心老师坐诊后深有感触:“此次实践让我深入了解到睑裂斑、翼状胬肉等本地高发眼科疾病,也认识到干眼症与慢性结膜炎对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显著影响,收获远超课堂所学。”▲图为实践团队员为村民义诊
▲图为实践团队员与上海援疆银龄专家合照
7日,内科专家采用中西医结合诊疗方式,通过观察面色舌苔变化、倾听声音气息缓急、细问症状与生活习惯,为居民精准诊断。一位饱受慢性肠胃疾病困扰的居民接受中医诊断后满怀感激:“专家把脉特别准,还根据诊断结果开了温补方子,我对恢复健康充满信心!”▲图为内科专家为实践团队员讲解医学知识
红领巾小课堂:趣味科普传健康
7月7日下午,实践团精心策划的“红领巾小课堂”趣味健康科普活动热闹开场,为当地儿童送去丰富课程与温暖陪伴。活动围绕日常健康知识,通过动画演示、互动游戏、知识竞赛等形式,将洗手、护齿、剪指甲等卫生常识变成孩子们眼中的“趣事儿”。“我今天学到了好多健康知识,以后要做家里的健康小卫士!”一位小朋友举着刚获得的知识竞赛小奖品,兴奋地分享收获。▲图为实践团队员为小孩子讲解防溺水知识
文化探索:巴楚文化悟初心
在巴楚县博物馆,实践团成员怀着崇敬之心,在专业讲解员带领下依次参观各展厅。古老石器、精美陶器、传世丝绸等珍贵展品前,大家不时驻足凝视,向讲解员追问文物背后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中西医临床医学2023-02班张九九同学感慨道:“这次参观让我深刻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传承弘扬优秀文化是我们青年一代的责任。”▲图为实践团在巴楚县博物馆合照
▲图为实践团参观博物馆
急救宣讲:知识普及保平安
活动期间,一场实用的急救知识宣讲在多来提巴格乡色尔古努什村活动中心举行。实践团成员采用“理论+演示+实操”模式,用通俗语言讲解急救原理与步骤,现场演示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关键技能的正确操作。实操环节中,村民们踊跃参与模拟练习。一位参训居民说:“以前对急救知识一知半解,这次培训后心里有底了,以后遇到紧急情况也能勇敢伸出援手。”▲图为实践团队员教小朋友心肺复苏
入户慰问送温暖:关爱村民显真情
7月13日,实践团分组开展入户走访慰问,为村民送去食用油、米、面等生活物资,耐心询问老人的生活状况与健康需求,叮嘱他们注意夏季防暑与日常养生。在一户老人家中,队员们主动帮忙打扫房间、整理衣物,老人紧握着队员的手感动地说:“你们就像我的亲人,真是太谢谢你们了!”▲图为实践团队员与慰问的村民合照
文体活动添活力:卫生治理美家园,才艺展示共欢腾
服务队在色尔古努什村的最后一天,活动丰富而充实:实践团为村里的小朋友送上篮球、足球等文体用品,孩子们抱着新礼物,脸上洋溢着灿烂笑容。随后,成员们投身水库旁的卫生治理行动,分工协作捡拾垃圾、清理公共区域,让水库环境焕然一新。▲图为实践团队员为小朋友发放文体用品
▲图为实践团清理水库垃圾
14日傍晚,村文化广场上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汇演拉开帷幕。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共同带来歌舞表演、传统养生功法八段锦、合唱等节目,台上热情洋溢,台下掌声雷动,现场气氛热烈祥和。“居民和孩子们的笑容,让所有排练的辛苦都变得值得。”临床医学2024-02班王睿同学说,“特别是小朋友们的加入,让我真切感受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暖。”在欢快的氛围中,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圆满收官。▲图为实践团文艺汇演合照
从暖心义诊到健康科普,从急救宣讲到卫生治理,新疆第二医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以多元服务传递医者温度,用实际行动展现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他们为边疆地区健康事业添砖加瓦,让青春之花在乡村振兴的奋进征程中绚丽绽放,更在促进校地合作、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路上贡献了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建永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