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今年暑期,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铜陵市义安区“绽放徽文化时代之光,谱写乡村振兴新华章”调研宣讲实践团队深入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钟鸣镇,探寻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
7月2日下午,实践团队一行深入钟鸣镇,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专题实地调研。
村企联建 绿色兴农,团队首先来到叶山林场蔬菜种植基地,该基地是永泉村企发展联合党委推动的“村企联建”项目之一。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以绿色无污染原生态蔬菜种植为特色,主要保障永泉农庄食材供应,形成独特的内部闭合式产销链条。这一模式使团队深受启发,对村企共谋发展的创新实践有更为深刻的认知。
生态赋能 农旅结合,永泉小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修复废弃矿山打造生态度假区。在相关负责人的引导下,团队深入永泉小镇进行考察。小镇科学构建“游、食、住、养”全链条消费场景。进入景区,团队在负责人的介绍中了解到小镇为周边高龄村民提供就业机会:永泉小镇构建的“种产销一体”的自给自足模式,不仅从源头上保证食材的高质量和安全可控,还有效带动周边农民稳定增收,成功实现村企互利共赢、融合发展。实践团队深刻体会到,永泉小镇探索出的“生态为基、文化铸魂、科技提效、政企共生”综合发展模式,不仅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标杆样板,更以扎实成效彰显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价值。
本次实地调研,团队受益匪浅,在对永泉小镇实例的深入考察中,极大突破对乡村产业发展的固有思维,深化对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创新实践的认知。团队成员余毅认为,“真正的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复刻或重建,而是让农耕文明、商业传统与数字时代形成新的化学反应。这种既要‘记得住乡愁’,又要‘跟得上时代’的平衡之道,或许正是青年人需要传承发展的乡村智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潘圆圆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