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药科大学青年学子走进怀集开展多元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10 03:5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何睿   阅读 972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13月32日讯(通讯员 何睿)7 月中旬,广东药科大学外国语学院 “怀急星火” 突击队联合基础医学院 “救智守望” 队共 15 名师生,走进肇庆怀集县开展系列实践活动,涵盖急救科普、乡村发展调研与文化体验,以专业所长助力乡村振兴。

双语急救科普,守护基层健康

7 月 11 日至 16 日,团队深入冷坑镇的学校、医院及社区,开展双语急救知识普及。在怀集县第二人民医院,队员与医护人员深入交流,了解当地急救体系现状与培训需求,明确心梗识别、溺水急救等重点技能。随后,队员与巴基斯坦留学生王赞(MUHAMMAD ZAIB)协作,用中英双语讲解海姆立克急救法与心肺复苏操作,王赞现场演示时同步英文解说 “胸外按压深度至少 5 厘米,频率保持每分钟 100-120 次”,让专业知识更易被理解。

在冷坑中学,队员设计 “双语教学包”,通过动画、情景模拟等形式教授急救技能,融入 “中药双语知识竞赛” 等互动环节,200 余名学生既掌握了实用技能,又提升了英语能力。此外,团队还在圩镇、超市等人流密集区发放双语手册 200 余份,入户指导 10 户行动不便的老人,累计服务超 1000 人次,打通健康知识传播 “最后一公里”。

探寻乡村发展,感受文化活力

实践期间,队员走进粤港澳大湾区 “菜篮子” 怀集基地,参观韭小娃生态园的智慧产线、智能灌溉系统及 “微生物菌剂 - 蚯蚓养殖 - 有机种植” 生态模式,见证 “怀集韭菜” 通过现代农业技术实现 “南菜北调” 的成果;在全发全农蔬菜基地,了解技术创新如何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增收,直观感受科技赋能农业的力量。

在非遗教育基地,花棍舞非遗传人谭乃伦讲述了这一传承 300 余年舞种的历史。该舞种以庆丰收、祈吉祥为背景,如今以冷坑幼儿园为传承核心,拓展出手工艺、特色乐器等文化体系,并融入课堂教学。队员们跟着传承人学习挥棍、击地等动作,在传统舞步中体会劳动人民的艺术智慧,理解 “科技 + 文化 + 教育” 融合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

感悟实践意义,传递青春力量

冷坑中学林和平副校长讲述的师生抗洪清淤事迹,让队员深切体会到怀集人民守望相助的精神。队员许育健感慨:“乡村振兴需要健康守护与精神传承,我们的科普是技能传递,更是青春接力。” 巴基斯坦留学生王赞则表示,在乡村推广急救知识,让他看到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的实践意义。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为怀集带来了专业服务与国际视野,更让中外学子在沉浸式体验中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发展的路径,用青春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何睿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