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沃土上的青春足迹——承德医学院“冀地寻旧迹,长歌续文明”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石家庄分队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5-08-07 23:3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孙爽   阅读 6.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6日讯(通讯员 孙爽、褚宇欣)为助力河北省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2025年8月6日,承德医学院“冀地寻旧迹,长歌续文明”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石家庄分队踏上燕赵红色沃土,以实地探访为纽带,在触摸历史印记、聆听岁月回响中解码文化根脉,让青春力量与文明传承同频共振。


初心铸魂:在解放碑下读懂“奋斗密码”

首站,队员们驻足石家庄解放纪念碑前。晨光中,紫铜解放者雕像的棱角折射着烽火岁月的厚重,队员们以镜头为笔,定格革命先辈的精神剪影。通过与讲解员的深度对谈,城市解放的完整叙事缓缓铺展——从指挥部里油灯下的运筹帷幄,到街巷间军民共举的红旗如潮;从城墙缺口处迸发的冲锋号角,到解放钟声里升腾的新生曙光。当历史的硝烟在时光中淡去,“解放”二字早已淬炼成更磅礴的精神图腾。在回溯热血历史的过程中,队员们更着力于破译红色印记的当代密码:当和平年代的发展命题遇上革命时期的奋斗基因,“解放”的内涵早已从城市光复延伸至精神突围。先辈们的赤子之心,正成为当下青年逐梦路上最鲜活的精神路标。

文脉接力:在博物馆里触摸“文明温度”

第二站,队员们来到河北省博物院。馆内的馆藏文物与专题陈列如同一部立体的文明词典,青铜器上的饕餮纹藏着先民的审美密码,竹简上的斑驳墨迹诉说着典籍传承的艰辛。“抗日小英雄”展区内,身着传统服饰的小小讲解员用清脆童声,为队员们讲述黑白照片里的战斗身影、日历展板上的抗争印记。烽火岁月的厚重经孩童之口传递,让红色基因在代际间悄然延续,成为三下乡路上难忘的精神洗礼。队员们还与博物馆讲解员展开“文明守护者”对话,从田野考古时唤醒千年遗存的一铲一刷,到实验室里与时间赛跑的文物保护技术,这些鲜为人知的坚守与探索,都将化作实践报告中的深刻注脚,让文化保护议题走出展厅、走入更广阔的公共视野。

城迹寻踪:在老建筑中见证“时代跃迁”

行程终章,实践团队成员走进了正太饭店。这座“第一套人民币发源地”的民国建筑,廊柱与雕窗间仍留存着铁路时代的风云印记。西洋纹饰与中式飞檐的碰撞,恰如石家庄“铁路拉来的城市”基因里,开放与本土文化的千年交融。站在现代都市回望,从驿站到商埠,从工业重镇到省会都市,城市的变迁轨迹在建筑肌理与时代光影的叠印中愈发鲜明。让更多人透过建筑“年轮”,读懂一座城如何在历史积淀中生长出今日的模样。

三次追寻,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心灵洗礼,从解放碑下的精神溯源,到博物馆里的文脉接力,再到老建筑中的时代回望,石家庄分队以寻迹为经、聆听为纬、记录为结,让青春脚步与文明足迹深度交融。当时间的脚步暂歇,文明的长歌仍在续写——那些印在燕赵大地上的青春足迹,终将生长成传承的年轮,在时光深处,绽放出属于新时代的璀璨光亮。

通讯员:孙爽、褚宇欣

摄影:张乐瑶、杜宇

审核:张可维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孙爽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1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