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7 日,正值 “七七事变” 88 周年纪念日,新疆政法学院红星燃情队赴永安坝社区开展了以 “铭记‘七七事变’,传承爱国精神” 为主题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活动。团队通过历史讲解、影片观看等丰富形式,带领当地居民、学生及社区工作人员重温峥嵘岁月,缅怀革命先烈,在回望历史中凝聚奋进力量。
为让活动更贴合受众需求,团队提前数日便开始精心筹备。成员们分工协作,反复打磨内容:负责资料整理的同学翻阅大量史料,将 “七七事变” 的历史背景、关键时间节点、事件经过及对中国抗战的深远意义梳理成脉络清晰的框架;擅长设计的成员则在 PPT 中融入百余张历史老照片、通俗易懂的故事案例、英雄故事,让严肃的历史变得生动可感。同时,团队特意挑选了《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主题展览开幕式视频与经典抗战影片《八佰》,并提前多次调试音响、投影等设备,仔细布置观影场地,确保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沉浸式感受历史的厚重。
主题讲解前,庄严的升旗仪式为活动拉开序幕。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五星红旗缓缓升起,在场人员全体肃立,向国旗行注目礼。仰望飘扬的国旗,大家仿佛穿越回那段烽火岁月,心中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与对国家的热爱愈发浓烈,也为后续的主题讲解奠定了庄重肃穆的情感基调。
图为参加升旗仪式
升旗仪式后,PPT 讲解环节接续进行。团队成员以饱满的热情走上台前,从 “七七事变” 爆发的导火索讲起,逐步深入到事件背后的民族危机与抗争觉醒。讲解中,成员们特别突出了佟麟阁、赵登禹等爱国将领的英勇事迹 —— 佟麟阁在激战中身先士卒,不幸壮烈牺牲,成为抗战中殉国的第一位高级将领;赵登禹率部抗击日军侵略,在战斗中英勇殉国,为国家和民族流尽最后一滴血。这些可歌可泣的故事,让在场听众无不动容。讲解过程中,成员们还适时抛出 “如果身处那个年代,你会如何选择” 等问题,引导大家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存亡相连,现场讨论热烈,不少老年居民结合自身经历分享感悟,让历史记忆在代际对话中更加鲜活。
PPT 讲解结束后,观影环节接续升温。《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主题展览开幕式通过珍贵影像资料,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作出的巨大牺牲与卓越贡献,让大家对 “抗战精神” 有了更系统的认识;而抗战影片《八佰》中,“八百壮士” 在四行仓库以寡敌众、宁死不屈的悲壮场景,更是让现场多次陷入沉默 —— 镜头里战士们绑着炸药包纵身跃下的瞬间,屏幕外不少观众红了眼眶。
图为活动现场照片
活动尾声,团队成员还主动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人口信息录入工作。大家分组对接,逐户核对居民的姓名、年龄、联系方式等基础信息,遇到模糊的数据耐心与居民电话确认,确保每一条记录都准确无误。虽然这项工作琐碎繁杂,但成员们毫无怨言,他们表示:“爱国不仅是铭记历史,更要落实到为群众办实事上,能为社区分担工作,就是践行责任的具体体现。”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人口信息录入
此次活动不仅让当地各族群众对 “七七事变” 的历史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在潜移默化中,以共同的历史记忆为纽带,激发各族群众交融共情的爱国热情,凝聚民族团结向心力。活动中,不同民族的参与者围坐交流,汉族、维吾尔族、等群众纷纷分享感悟,从先辈抗争故事里,读懂各民族同仇敌忾、共御外敌的历史传承。不少参与者反馈,这样的活动让历史 “活” 了起来,也让大家更加珍惜当下各民族守望相助、和平共处的生活。团队成员也在活动中深受触动,各民族学生代表纷纷表示,将以先烈为榜样,把爱国情怀转化为促进民族团结的实际行动,在今后学习实践中,携手传递红色基因,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勇担青春使命,续写民族同心、家国共荣的时代篇章。
撰文 | 王月彤
图片 | 刘利荣
审核 | 谢琼华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月彤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