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7日讯(通讯员 罗美婷、黄欣欣)为引导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井冈红纪研学社”16名师生,于2025年8月3日赴江西井冈山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为期9天的“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团队在学院团委书记钟叶宽带领下,通过“理论研习+红色研修+实践调研”三维模式,深度体悟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内涵,让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
开营启航·红旗漫卷青春志
8月4日上午,开营仪式正式启幕。全体成员通过基地宣传片回顾往期实践,沉浸式感受井冈山红色教育魅力。高校学生代表抒发传承革命精神之志后,井冈山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刘文兰为实践团队授旗,勉励青年学子在历史中感悟革命初心、锤炼实践本领。团队风采展示环节,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井冈红纪研学社”团队步伐整齐、气势昂扬,以蕴含校训治学精神与地域文化特色的口号传递广西师大学子的昂扬风貌与开放胸怀,将青春热忱与对革命圣地的敬意,化作掷地有声的铿锵誓言,正式拉开实践征程的激昂序章。
(图为开营仪式上井冈山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刘文兰讲话 陈慧芳供图)
情景教学悟军魂:体验选举触摸历史温度
在“三湾改编”情景教学中,谢珍志老师以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为镜鉴,阐释“支部建在连上”“士兵委员会制度”的核心价值。星火初燃,学员分组模拟选举并设计班旗与口号:“井冈红纪研学社”成员第一分队“星光班”高呼“追逐曙光”,第二分队“团结先锋班”誓言“团结得胜利”。“举手选举士兵委员时,官兵平等的历史温度穿透时空而来。”队员刘欣悦抚摸着自绘班旗感慨。角色淬骨,协作铸魂,党的组织建设真谛,终在躬行处具象为燎原星火,淬炼革命筋骨。
(图为情景教学课程中小组风采展示 陈慧芳供图)
红色基因薪火传:从科技强军到家风接力
在国防教育的生动课堂与革命家风的深情传承中,红色基因跨越时空,在两代人之间架起精神桥梁。国防科技大学“高地薪火”硕博宣讲团成员高健以黄旭华弃医研核潜艇、埋名三十载为引,提炼青年奋斗三要素:立报国志为指路明灯,持“三心”破困局,践行“听党指挥、团结奉献”使命;王浩则在剖析“新质战斗力”中强调:“先进科技是内核动力,新型装备系物质基础,人才为决定因素”,深刻揭示出科技革命正重塑军事博弈格局。“井冈红纪研学社”成员王芷骞在笔记中写道:“从黄老隐姓埋名到无人机作战演示,我们这代人要当科技强军的螺丝钉,铆定时代召唤。”8 月 5 日,法学博士、团中央井冈山中心教研处处长滕永环主讲《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理论课程,系统梳理井冈山斗争的历史地位与精神内核。访谈教学《致敬・传承 —— 革命后代话初心・讲家风》中,原十八军宣传部长夏川之子芦继兵动情讲述父辈用血肉凝筑的 “老西藏精神”:核心就是边疆为家、长期建藏,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中国首任核试验基地司令员张蕴钰之子张旅天则追忆父亲隐姓埋名数十载的奋斗历程,感慨“他们‘艰苦奋斗干惊天动地事,无私奉献做隐姓埋名人’的‘马兰精神’,挺起了中国的脊梁!” 访谈尾声,全体学员肃立宣誓:“听党话,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争当红色传人,有我!”这既是对红色基因的集体宣誓,更彰显出“守正创新、继往开来”的历史主动。
草鞋编织悟作风:永不褪色的奋斗底色
草鞋编织课上,刘文强老师深刻阐释草鞋的双重象征:“既是革命年代的‘行军鞋’,更是军民同心的‘连心鞋’。它承载着红军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也见证着群众与军队鱼水情深的温暖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员们穿针引草、经纬交织,粗糙的草料在指尖逐渐成形。试穿草鞋时,队员感叹:“每一步都像踩在历史土壤上,更能体会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堂特殊的手工课,让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从历史书页走进现实感悟,更让 “军民一心、其利断金” 的道理深植心中。
(图为团队成员草鞋成品展示 陈慧芳供图)
开营两日,“井冈红纪研学社”实践团队已深刻感受到红色圣地的精神滋养。从开营誓言的震耳欲聋到革命后代的赤诚讲述,从“三湾改编”的民主实践到科技强军的时代召唤,青年学子正以脚步丈量、以实践作答,在这片热土上持续书写“井冈情·中国梦”的青春篇章。
(图为“井冈红纪研学社”团队合照 陈慧芳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欣欣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