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橙心,乡村情,支教传知助振兴 ——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青橙志愿服务队在坡石桥村书写青春华章

发布时间:2025-08-07 17:2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姜博文、郑婷文、周显朋   阅读 1.1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为响应时代号召,为乡村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7月21日-8月1日,在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和临沂临沭县蛟龙镇政府的对接组织下,青橙志愿服务队赴坡石桥村开展了为期 12 天的暑期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以丰富多样的活动为乡村青少年带去知识,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志愿者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图为实践队与小朋友们合影

共建仪式:深化校地合作,共绘振兴蓝图

为深化校地合作赋能乡村振兴,2025年7月28日,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与临沂市临沭县蛟龙镇政府隆重举行“校地共建实践育人基地”签约仪式。 蛟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朱子主持仪式并致辞,详细介绍了当地产业特色与发展前景。工程学院辅导员李昭阳代表学院发言,强调深化合作、推动学生实践与地方需求融合的目标。该基地的建立为后续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图为校地共建仪式签订现场

走访调研:深入乡村肌理,洞察发展脉搏

实践队在推动乡村教育发展的同时,深入调研坡石桥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变迁。在坡石桥村邢凯书记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孝善食堂、综合应急救援志愿服务站等民生保障设施,深入了解了坡石桥村 80 年的村史,从村庄的发展轨迹中,切身感受到在时代浪潮推动下,乡村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此次调研不仅让队员们对乡村发展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也为后续开展针对性的帮扶实践提供了依据。▲图为实践队在孝善食堂进行志愿服务▲图为实践队参观综合应急救援志愿服务站▲图为实践队学习坡石桥村村史

科普课堂:知识赋能乡村,科技点燃希望

为了提升当地青少年综合素养,厚植他们爱国精神和爱海情怀,实践队依托学校海洋特色与学院专业优势,在坡石桥村党群服务中心为孩子们开设了海洋科普、科创启蒙、思政引领和学业辅导等系列课程,引领青少年赓续红色血脉,树立远大理想。▲图为小朋友们体验制作水果电池▲图为小朋友们进行智能车实践学习▲图为小朋友们进行红色主题教育学习

文化创宣:美学点亮乡村,网络传播乡韵

为帮助学生认识乡村、了解乡村、热爱乡村、增进学生与乡村教育的情感连接,实践队结合当地条件,为坡石桥村设计并绘制了几幅独具当地特色的墙绘,将坡石桥村与现代美学相融合,为村庄增添了亮丽色彩,成为传播乡村文化的新窗口。同时,实践队将实践过程中的精彩瞬间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剪辑后发布在新媒体平台,吸引社会各界对坡石桥村的关注,为推动乡村文化传播、助力产业发展搭建了新桥梁。

▲图为墙绘绘画过程

▲图为墙绘最终效果展示

▲图为墙绘最终效果展示

▲图为墙绘绘画过程

实践助农:科技引领农业,服务促进增收

坡石桥村共富大棚是依托全省“万村共富”项目资金整合的现代农业新业态,实践队深入大棚,实地调研水肥一体化等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见证了科技为传统农耕模式带来的革新。在农业个体户的葡萄园中,阳光玫瑰葡萄以皮薄肉脆、甜度高、无公害种植的优势赢得认可。实践队员积极发挥桥梁作用,运用所学知识,协助村民拓宽销售渠道,通过线上推广、对接电商平台等方式,助力农产品走出乡村,实现产业增收,为乡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图为坡石桥村共富大棚▲图为农业个体户的葡萄园

中国海洋大学青橙志愿服务队始终牢记初心使命,秉持严谨务实的态度深入乡村基层,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与帮扶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志愿者的担当与奉献精神,为提升乡村青少年科学素养、推动乡村教育振兴注入海大力量。未来,青橙志愿服务队将继续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继续书写青春华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罗文欢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7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