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上旬,曲阜师范大学“红韵承脉,启新振乡”社会实践团队走进诸城市枳沟镇乔庄村,以入户走访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理论落地,搭建起连通理论与民生的“连心桥”。
田间地头访民情:聚焦乡村发展实际需求
队员们分组深入农家院落,围坐炕头桌边,与村民面对面交流,细致梳理文化振兴政策落地、扶持措施对接、手工艺电商与生态旅游发展等方面的实际困惑。从资金申请流程到技术学习渠道,从市场风险规避到本土资源挖掘,调研范围覆盖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多个环节。
▲图为实践队员探访农家院落。张艳 供图
理论落地解难题:红色基因注入实践指导
针对梳理出的问题,实践队以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为纲,融合红色文化中“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核,形成本土化解决方案。在电商发展指导中,既讲解平台运营技巧,又结合“诸城模式”的开拓传统与王尽美烈士的革命精神,引导村民从本土红色资源中汲取干事勇气。
▲图为实践队员为村民答疑解惑。王婧 供图
走访凝聚新动能: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队员们将“为民初心”“鱼水情深”的红色理念融入日常交流,用村民熟悉的语言阐释党与群众的紧密联系。这种浸润式的理论传递,让村民对乡村振兴的参与意识逐步提升,部分原本对村务关注度较低的村民开始主动询问发展规划,为村庄建设凝聚起更多共识。
通过扎实的入户走访,实践队让“第二个结合”的理念扎根乡土,以红色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为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贡献了青年力量。(通讯员 袁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梦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