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下乡|青衿躬身传孝道 新风入户暖耆年——江西水利职业学院“丹心报国”爱国主义教育实践队

发布时间:2025-08-06 20:2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雷雅棋   阅读 1.4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6日讯(通讯员 欧阳天田 郑琳 薛婷婷 徐馨雨) 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7月24日,江西水利职业学院“丹心报国”爱国主义教育实践队在沿背村开展敬老活动,通过红色宣讲、推普行动、节水护水防溺水知识科普、文艺互动、健康关怀等形式,诠释新时代孝老爱亲的青春注脚,让文明乡风与青春担当共绽光芒。

红色宣讲传事迹,引领文明新风尚

在沿背村党群服务中心,实践队员以“移风易俗树新风”为主题,以“将军农民”甘祖昌将全部心血倾注于家乡建设的感人事迹为切入点,生动讲述了甘祖昌将军崇德向善、勤俭持家的宝贵品质。队员们宣讲道:移风易俗并不是否定传统,而是要保存老规矩里的好东西,比如摒弃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此次宣讲活动让文明新风顺着甘祖昌事迹的脉络,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图为实践队员向老人们宣讲移风易俗的意义

推普行动搭桥梁,连通桑榆赤子心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也是情感传递的纽带。对于乡村老人来说,掌握普通话不仅能方便线上与远方亲人视频通话,还能在就医、出行时减少交流障碍。队员们先通过通俗易懂的比喻,向老人们普及“学会普通话,就像多了一把打开新世界的钥匙”,随后通过调查问卷,细致了解当地老年群体的普通话使用情况。队员们从日常用语切入,设计了“买菜对话”“问路指引”等场景练习,还通过绕口令激发学习兴趣。老人们认真跟读,现场气氛融洽。当乡音乡情与普通话推广碰撞,文化传承在沟通交流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图为实践队员带领老人填写普通话调查问卷

▲图为实践队员们与老人们进行普通话趣味挑战小游戏

节水护水普知识,筑牢安全生命线

为提升乡村居民节水护水意识,筑牢生命安全防线。队员们开展“节水护水防溺水”的宣讲活动。针对农村老人常接触池塘、河流的情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淘米水浇花、洗菜水冲厕等节水小技巧,并提醒老人不要独自在河边洗衣、钓鱼,发现孩子靠近危险水域时要及时劝阻,遇到紧急情况如何呼救和科学施救等。队员们通过宣传手册、情景模拟等形式,将抽象知识变得直观易懂的内容,让“亲水爱水、安全护水”的理念在乡村落地生根。

▲图为实践队员讲解防溺水自救技巧

银龄传唱忆初心,健康关怀暖晚年

沿背村党群服务中心内,《东方红》、《强军战歌》等红色歌曲在楼内回响,实践队员们与老人们齐声高唱经典革命歌曲。激昂旋律还未消散,队员们就带领老人学习《肩颈操》,提醒老人日常注意肩颈健康,并将《肩颈操》分解为简单易学的动作,手把手帮助老人掌握动作要领,现场互动踊跃。活动将红色精神传承与科学养生相结合,让革命歌曲在银龄群体中焕发活力,也为老人们送上了实用的健康关怀。

▲图为老人们齐声高唱经典革命歌曲

▲图为实践队员们带领老人学习肩颈操

▲图为实践队员们与老人们在沿背村实践站前合影留念

青春接力传薪火,敬老力行践初心。实践队员们以甘祖昌事迹传新风,以推普行动连心灵,以革命歌声忆初心,以专业科普守安全,以健康关怀护晚晴。此次敬老志愿服务活动,为沿背村老人送去温暖关怀,也让实践队员们在躬身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传统美德。队员们纷纷表示,将继续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为弘扬敬老爱老社会风尚贡献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雷雅棋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46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