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通讯员:胡俊豪)
为深入了解济南市鲁智特殊儿童服务中心孩子们的教育状况,8月6日,“人生三部曲”社会实践团成员走进课堂,亲身体验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模式。
在这里,老师们始终秉持平等尊重的教育理念,既不因孩子们的特殊性而过度溺爱,也不忽视他们的个体需求,而是以坦诚直接的沟通方式建立信任,帮助孩子们在自我接纳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保障教学质量,所有班级均采用小班制教学,每个班级人数控制在4至8人,让老师能兼顾到每个孩子的状态与需求。
融合班教学聚焦于基础能力的启蒙,针对症状相对明显的孩子,老师们将教学核心放在锻炼基本信息处理、提升反应能力与专注力上,引导他们及时做出反馈。课堂上,孩子们在音乐互动游戏中尝试主动回应,在识物课程中学习认知表达,一旦出现情绪波动或行为异常,老师会及时介入并给予良性干预。太空泥创作也是课堂的重要环节,孩子们通过捏塑形态,自由表达内心想法,在动手过程中释放创造力,也在与材料、同伴的接触中积累社交感知。
衔接班的学生是从融合班“毕业”的孩子,他们正经历一段系统且严格的学习阶段,为九月份迈入普通小学、摆脱“特殊”标签做准备。为帮助他们适应常规课堂环境,衔接班的老师原则性更强:上课期间严禁随意说话、禁止东张西望,通过强化规则意识,让孩子们提前熟悉小学的课堂规范。为融入普校打下坚实基础。
暑期班则是为已升入小学一二年级的部分孩子开设的“状态巩固班”,考虑到这些孩子刚进入普校不久,可能面临适应波动,老师们通过持续的引导与练习,帮助他们巩固在学校习得的规则意识、社交技巧,维持良好的适应状态,避免因假期中断而出现能力倒退。
从融合班的耐心启蒙到衔接班的规则塑造,再到暑期班的状态稳固,鲁智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科学的分层教学为骨架,以细致的个性化引导为血肉,为孩子们搭建起从“特殊”迈向“普通”的坚实桥梁。在这里,每个孩子都被允许按自己的节奏生长,而这份专业与爱,正让他们的成长之路愈发清晰、宽广,逐渐靠近属于自己的阳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金昊玥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